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6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26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本文针对泰安煤矿实际地质采矿条件,运用相似模拟实验,并结合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经验公式,分析得出浅埋煤层水体下导水裂隙带高度及其发育规律。主要表现为:①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周期性出现跨冒,先前出现的裂缝产生闭合,跨落岩层的碎胀率较小;②在移动边界一侧,上覆岩层的裂隙边界与煤层成45°左右的裂隙角。而在永久边界一侧,上覆岩层的裂隙边界与煤层成60°左右的裂隙角;③未达到充分采动,则永久边界一侧的裂隙发育角度要减小,裂隙发育程度也要减小,甚至会减小到移动边界(回采工作面)一侧裂隙的发育角度45°。  相似文献   
122.
闭合导线的连接角观测与平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闭合导线测量时,要同时对两个连接角进行观测及平差。这样,可以检核闭合导线测量的粗差和提高它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3.
本文根据被加工齿轮的实际情况和其他限制条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剃前插齿刀。使剃前插齿刀的参数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124.
资源型产业集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阐述资源型产业集群内涵的基础上,剖析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特征,从自然资源、配置机制、市场需求与成长机会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资源型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生态视角探讨了资源型产业集群演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5.
《尘埃落定》是一部以现代观念和独特思想写出的既纯净又轻快的民族生活史诗。其独特的艺术视角,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暗示、隐喻、象征等的妙用,使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6.
为分析微通道中接触角和入口压强对毛细力驱动流的影响,论文使用严格的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在仿生平板微通道中的毛细力驱动流。通过模拟微通道中的瞬态层流两相流,对恒定温度条件下的入口压强一定、不同接触角,和接触角一定、不同入口压强下的毛细力驱动流进行了仿真,得出了流体流动的速度场规律。论文对微通道中的毛细力研究和实验中的毛细力现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7.
文章采用高精度、高效率的增维精细积分法推导出求解单摆非线性动力响应的迭推公式,通过单摆线性解与非线性解的对比分析,得出了能够简化为线性动力问题的初始摆角最大值以及初始摆角对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8.
李保军 《基建优化》2007,28(1):120-122
从群桩基础计算理论的角度出发,以方形群桩基础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应力设计值的计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简化计算方法要比现有理论的计算方法简单,其计算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29.
为了实现船载测控雷达海上无塔动态角度标校,通过分析副面馈电标校的原 理,提出了一种在天线副反射面与馈源喇叭空间位置不对称的特殊情况下的角度标校新方法 ,即副面耦合器任意位置角度标校法,解决了对副面馈电角度标校法耦合孔精确定位难的问 题 。详细阐述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标校步骤,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探讨了中国土地征收征用现行立法同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与博弈。回顾土地征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土地征收制度的构建、初始发展主要借助于国家立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路径。目前国家“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流转、同权同价”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社会规则自我演绎自下而上推动的诱致性变迁获得了政策层面的首肯,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地方政府与农民共同推动的制度创新需求。这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以市场经济的内在需求打破了原有的制度均衡,必将推动新的制度均衡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