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80篇
经济学   46篇
综合类   69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126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4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中国近代公园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将西方公园 理论与实践成果融入各地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情 境,并不懈改良与创新的本土化过程,由此形成近代公园鲜明 的本土特色。以清末社会变革前夕,洋务运动重镇武汉的公园 营建倡议及相关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早期公园计划 与营建的背景、内容、成效、局限等的溯源考察,探讨晚清 公园理念与实践萌动之时的内容和特征,尝试对本土“公园” 概念的最初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特殊历史情 境下中国近代公园的本土化路径。清末官方进行的公园建设相 关的探索、尝试,奠定了中国近代公园除娱乐属性以外的“教 育”“商贸”“科研”等一系列重要特征,并使得公园作为 “文明”“进步”象征的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厘清这一历史过 程对深刻理解中国近代园林嬗变的内在动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