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6篇
  免费   620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财政金融   686篇
工业经济   430篇
计划管理   1650篇
经济学   3144篇
综合类   2221篇
运输经济   57篇
旅游经济   106篇
贸易经济   3420篇
农业经济   964篇
经济概况   244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438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22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1256篇
  2012年   1204篇
  2011年   1387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1037篇
  2008年   1336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037篇
  2005年   688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唐君扬 《物流技术》2021,(2):27-31,36
基于2008-2018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和自治州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区域要素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在总体上促进了贵州省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了劳动力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然而,高铁开通并未表现出技术溢出作用,反而降低了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对要素禀赋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提出,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高铁建设,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引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发挥高铁的扩散效应,降低聚集效应,进而改善要素禀赋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2.
刘岚  张腾 《物流技术》2021,(3):109-113
指出随着中俄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跨境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且竞争焦点逐渐从商品竞争过渡到供应链和整体服务水平的竞争。结合全球速卖通在俄罗斯的跨境电商服务供应链的运营情况,通过建立PEST-SWOT矩阵模型,分析全球速卖通在俄罗斯市场的服务供应链发展的竞争态势及宏观环境,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73.
史沛然 《企业经济》2021,(1):135-143
在“双循环”背景下,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意义重大,促进中拉绿色贸易符合双方利益,可为“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创造新的合作增长点。本文使用2002年至2018年的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拉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拉绿色产品贸易的特征和趋势,并重点研究了中国绿色产品对拉美的出口潜力。通过使用双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潜力矩阵,文章发现,在现有的中拉货物贸易结构中,绿色产品贸易所占比重较低,贸易对象高度集中,但随着双方经贸合作的全面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延伸至拉美,双边绿色产品贸易金额和种类都在稳定上升。尽管中国绿色产品在拉美市场面临着地理距离遥远、市场竞争激烈等客观困难,但中国的优势产品已成功出口到拉美。中国的出口潜力更多地取决于拉美地区的市场需求,一旦拉美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提升,那么中国就具备进一步扩大向拉美出口该类产品的潜力。此外,出口潜力矩阵也找出了部分对拉美市场而言具备不可替代性的中国产品,这也将成为中国潜在的对拉出口重点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174.
协调好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之义。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的协同机制,是从区域空间布局和区域产业结构两个层面展开的。文章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结合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战略,对产业全球化资源配置活动进行了分析,把区域空间布局调整与产业结构跨国调整贯通起来,刻画了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协同的内在机理。从区域协同机制来看,要建设基础条件好的开发区、自贸区、经济带,作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东、中、西部地区应配合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有意识地进行梯度开放。从产业协同机制来看,对于不同类型的产业应分别采取资源占优型协同合作机制、成本占优型协同合作机制、要素融合型协同合作机制、创新引领型协同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5.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对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促使了传统金融进行改革。而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互联网金融行业具有地区发展不均的特点。论文对我国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四个区域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6.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助推力,推动技术进步的力量是对研发的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随着经济贸易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技术进步的关注程度日渐提升。通过深入分析国际贸易与工业行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有效手段对国际贸易进行调整,使其可以继续带动技术的进步并促进工业行业生产率的提升。基于此,论文探究了我国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工业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关系,阐述了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于工业行业生产率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177.
陈晓红  解海涛  常燕 《财经研究》2006,32(10):124-133
中小企业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提升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中小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理论为出发点,提出了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概念,并在回顾波特国家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星形模型,同时将其应用于中部六省的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的测算中,检验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8.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how uncertainty in costs and benefits affects the difficulty of reaching a voluntary agreement among sovereign states. A measure of difficulty is constructed related to side-payments necessary to make an agreement a Pareto-improving move. Using a simple model, it is shown that uncertainty actually makes agreement easier.JEL classifications: Q5, H4, D7, D8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Risk and Uncertainty in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Wageningen, The Netherlands, June 2002.  相似文献   
179.
Summary. This paper extends the work of Ray and Vohra [3]. It ascertains which partitions of players will emerge and what actions will these players choose under each partition, when they can sign binding agreements and their actions have externalities. The emphasis, however, is placed on situations with multiple outcomes and how agents behave in the presence of such multiplicity. In particular, a deviating coalition considers all the likely outcomes that may prevail upon its deviation, and selects (if possible) a subset of them. Three augmentations of Ray and Vohra's [3] solution concept are defined, capturing three distinct behavioral assumptions. Efficiency of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 notions are discussed. Received: October 9, 2001; revised version: April 22, 2002 RID="*" ID="*" I wish to thank Licun Xue, Joseph Greenberg and the participants of PET 2000 for very helpful suggestions. I am indebted to an anonymous referee for his/her valuable comments. The paper has been previously circulated under the title Binding Agreements.  相似文献   
180.
We provide an over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emerging field of trade and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discus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welfare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A key fact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 of trade reform is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or property rights regime, and our survey is organized such that it loosely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sights with respect to institutions in this literature. This implies a transition from the benevolent planners model to the polar opposite benchmark of open access in the 1990s. Currently the pendulum is swinging back towards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but institutions are treated as endogenous. We discuss and compare various key models in some detail and search for common ground between protagonists and antagonists of free trade. Paper based on Keynote address by Erwin Bulte, 12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sts, Bilbao (Spain), June 28–30, 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