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89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72篇
经济学   140篇
综合类   43篇
贸易经济   188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本文研究用于改善“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的中国OFDI对双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对这一影响的门槛作用。通过运用动态面板门限模型,本文发现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在影响东道国经济增长时,都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只有越过相应门槛值,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的中国OFDI才能给其经济增长带来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东道国6项制度指标在影响母国经济增长时都不存在“门槛效应”。所以,中国OFDI必须注意规避东道国的制度风险。  相似文献   
662.
海外移民创业网络与东道国集群网络的协同演化是在"走出去"战略中赢得主动的重要举措。移民企业家既期望从东道国集群网络中获取创新资源,也需要通过与周围环境实施一定程度的隔离来规避风险。借助案例研究,以普拉托温州移民创业网络的演化历程为载体,探究移民创业网络和东道国产业集群网络的演化历程,分析网络协同演化过程中的三类距离(制度距离、能力距离和文化距离)与隔离状态之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网络协同演化过程中充斥着利益博弈,导致距离将始终存在;虽然距离将会导致隔离,但是距离最优并不意味着隔离状态发生的概率最小,且文化距离能够前瞻性地预测隔离状态发生的可能性。现阶段需要设法降低三类距离,特别是降低文化距离,以弱化保护性隔离策略的实施动机并促进移民创业网络与东道国集群网络的协同演化。  相似文献   
663.
伴随“走出去”程度的加深,中国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敞口越来越大,这将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海外子公司的国家分布,利用国际国家风险指数(ICRG),刻画中国上市跨国企业的东道国风险暴露及其对公司债券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道国风险上升将显著提高中国上市跨国企业发行债券时的信用利差,表明企业付出了更多融资成本以补偿债券投资者对企业海外业务高风险的担忧。从风险分拆来看,东道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上升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提高信用利差。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具有国有背景、海外经营经验丰富以及东道国与中国关系越“近”,越有助于调节东道国风险对债券发行利差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64.
张天桥 《经济论坛》2004,(16):54-5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跨国公司为了推行全球经营战略,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并购浪潮,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在为跨国公司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东道国政府的监管提出了挑战,并进而形成了跨国  相似文献   
665.
传统的西方直接投资理论都是立足于投资国,而对于东道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行为缺乏分析。由于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是涉及到投资方与引资方两个主体的交易行为,因此,抛开引资方(即东道国)来谈国际直接投资必然是片面的。当今世界,东道国的状况如何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很有必要研究东道国利用外资的行为。为此,试图从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推导出东道国吸引外国投资行为的理论。  相似文献   
666.
利用河北省2007—2013年地区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及其大小。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技术创新存在正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存量等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贡献度较小,本地企业类型虽然表现出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本存量要素在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作用方面,贡献度大大高于其他要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667.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开展业务时采用长期投资的方式。但在具体实施中,企业往往出于自身商业考虑或由于东道国法律要求而选择和东道国属地公司合资共同投资项目,但也因此带来了股东合作风险。中国企业应根据国别、项目和合作方的具体特点,在项目投资和运营全阶段对合作要点加以管控,才能在境外投资中更好地发挥合作优势。  相似文献   
668.
在剖析东道国疫情影响中国OFDI区位选择机理的基础上,利用跨国疫情链接数据集实证检验东道国疫情对中国OFDI流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道国疫情暴发显著阻碍了中国OFDI的流入,且该结果在多种模型设定及考虑内生性的条件下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疫情主要通过抬高交易成本、增大投资风险及阻滞东道国出口三重机制对中国OFDI区位选择产生负向影响。研究亦证实由疫情引发的OFDI阻碍效应在与疫情自身特质、投资特征及东道国时空分异三者的互动中表现出广泛异质性。  相似文献   
669.
以内循环为主,构建范围更大、层次更高、结构多元的高质量外循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新发展格局中,东道国市场需求不仅是外循环伸展的基础动力,同时也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OFDI)地理分布的关键因素。文章主要探究新发展格局下东道国及其周边国家市场需求与中国OFDI的经济联系,瞄准以下三方面:第一,分析东道国市场需求对中国OFDI的定量影响;第二,引入“第三国”效应,实证东道国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对中国在东道国OFDI的空间经济影响;第三,引入经济复杂性变量,剖析其在东道国市场需求与中国OFDI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首先,我国OFDI整体上呈现趋近东道国市场需求的特性,东道国经济复杂性强化该特性。其次,引入“第三国”效应后,东道国周边国家市场需求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东道国周边国家旺盛的市场需求会刺激中国对东道国投入更多OFDI;最后,引入经济复杂性的空间溢出效应被促进,说明加工体系越完善、技术水平越高的东道国不仅依据自身特性吸引中国OFDI,而且辐射其经济影响,帮助周边其他东道国获得中国投资者青睐。文章研究不仅丰富了新兴国家OFDI投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探讨,而且为新形势...  相似文献   
670.
东道国地缘环境复杂多变,使得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本地嵌入程度和影响因素迥异。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从“地域嵌入”和“网络嵌入”两个维度度量了境外经贸合作区本地嵌入程度,进而解析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境外经贸合作区本地嵌入包括多尺度的“地域”嵌入和多主体的“网络”嵌入,需要深入分析合作区本地嵌入与东道国环境的内在相关性。(2)东南亚地区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本地嵌入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总体嵌入水平相对较高的是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3)资源依赖度、制度环境、地方社会机构联系以及政府关注度是影响境外经贸合作区本地嵌入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