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400篇
工业经济   146篇
计划管理   651篇
经济学   333篇
综合类   261篇
运输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519篇
农业经济   58篇
经济概况   41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实行股东代位诉讼制度,对保护公司民事权益、强化股东对公司经营的监督、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建议我国在公司法律中引入这一制度,并对有关问题做出规定。  相似文献   
992.
993.
潘璐 《辽宁经济》2006,(8):68-69
当代各国公司法都承认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公司的意思表示因此有别于股东、董事等个人意见;然而公司资本属性又决定了公司的这种“拟制意思”本质上还是一小部分人的“资本多数决”。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实践中这些高管人员以及权力层之外的控股股东滥用权力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按照“受信义务”理论,承担受信义务的高管人员要对公司尽到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且修改前后的《公司法》都明文规定了“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约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但旧法体系下如何有效追究这一责任存在很大疑问。法理上,公司作为高管人员侵权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其享有唯一的诉权,然而高管人员完全可以使公司放弃诉权。这样一来,受信义务人的责任并未得到实际追究。  相似文献   
994.
刘娟 《经济论坛》2002,(18):55-55
自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创立法人制度,我国的企业法人制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有机的体系。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制度的创新,我国的企业法人制度亦应随之发展和完善。首先,《民法通则》将企业法人依其所有制的不同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和私营企业法人,对后者专门制定了《私营企业条例》,规定了有限公司、合伙、独资企业三种私营企业形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依照经济成分的分类方法过于突出政治,难以贯彻到涉外法人,实际益处也不大,并且带有很强的身份立法色彩。其次,《民法…  相似文献   
995.
《中国科技产业》2006,(11):50-52
2005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并顺利推进,长期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缺陷得以纠正,新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修订完成并在2006年年初实施。为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消除了诸多限制,提供了必要条件;近来,一系列资本市场新规则.新政策相继颁布,IPO.再融资相继启动.资本市场迎来了全流通的新时代。为了让读者了解有关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的新变化。新政策,本刊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合作.在《资本市场》栏目中陆续刊登有关资本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改制上市等方面的相关内容.供各位读者和企业学习.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6.
蒋苏娅 《电子财会》2006,(11):34-35
本文中的“企业合并”,用的是《公司法》中“公司合并”的概念,即:(1)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2)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相似文献   
997.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又称企业统治结构或企业督导结构,意指企业内部机关设置及权力制衡的各项机制,它涉及企业机关权力来源、运作和权限,界定企业机关及其成员的权利、义务与责任,是法学和管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一、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缺乏制衡、效率低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虽然我国《公司法》也力图按照国际惯例来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治理模式和科学、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现实条件的缺乏,我国《公司法》所确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未能在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独资和国家控股…  相似文献   
998.
999.
侵占罪在新中国法律中第一次出现于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公司法》第214条。该条规定:“董事、监事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者侵占公司财产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还公司财产。由公司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两高也作出了相应的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000.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形成的市场全球化,促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以赢得竞争,而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出现又大大降低了跨国经营活动的交易成本,使这种配置更为便捷。据有关国家对上千户企业跨10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跨国企业比本土企业存活率高50%.跨国经营越来越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形式。我国正处在这个过程的开始阶段.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