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8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150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西峰25号冬小麦(原代号为J16),是甘肃西峰陇东学院农科所1992年以陕西省成阳市农科所引进的丰产、抗锈型的冬小麦新品种系82(348)作母本。以庆阳市冬小麦生产中优质、抗旱、抗冻、稳产型的主栽品种西峰20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当年  相似文献   
32.
2004年我国小麦获得较好收成,缓和了国内粮食供给趋紧的态势。对冬小麦生产情况的预期和争论,也逐渐偃旗息鼓。但是,小结一下各方专家半年以来所发布的种种信息、报告、意向调查等,对深入理解我国粮食市场,提高市场信息工作水平,会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33.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冬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黄淮海区是我国第一大冬小麦主产区,研究选择黄淮海区为研究区域,首先运用线性倾向率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区近50年来太阳辐射量和平均温度在全年和冬小麦生育期两个时段内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运用AEZ模型计算了黄淮海区各气象站点的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辐射量和温度变化对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淮海区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和生育期内日均太阳辐射量均表现为减少的趋势,且全年日均太阳辐射量减少幅度较大;(2)黄淮海区年平均温度表现为上升的趋势,而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温度的上升趋势极不明显;(3)黄淮海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太阳辐射量的减少和平均温度的降低是导致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4.
在西部各州,由于在本应为主种植期的时期内发生持续干旱,2005年冬小麦和粗粮作物前景不佳。尽管冬季谷物作物的种植仍可持续进行到6月底,并且本月初预报显示,大的种植期降雨来临的可能性增大,但可以肯定的是,东部产粮州的播种面积将大大低于去年,并且由于本季作物生产所需土壤水分储量有限,因此单产前景也不象以往那样良好。  相似文献   
35.
河南省冬小麦优化灌溉决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冬小麦优化灌溉决策及应用河南省黄淮海开发办殷长锁一、河南省冬小麦的生产现状河南省是我国冬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该省的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的15%~16%,产量占全国的16%~18%,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因而,河南省小麦生产的丰...  相似文献   
36.
[目的]以高分时序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数据,对冬小麦遥感估产方法及其精度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文章以河南省兰考县为研究区,采用2019年4―5月份的GF-1C和GF-6 2 m PMS遥感影像提取了研究区冬小麦种植空间分布,并在地块单元控制下对冬小麦种植面积进行了修正和精度验证。其最优提取结果的修正阈值为0.93,地块单元内冬小麦总体分类精度为95.66%,Kappa系数为0.89。利用3月7日至5月20日6期GF-1 WFV遥感影像序列NDVI和RVI与冬小麦种植地块单元数据进行空间统计,得出各冬小麦种植地块单元内NDVI和RVI均值,通过分析冬小麦测产地块单元内均值植被指数与产量间的敏感性,提出一种组合均值植被指数的冬小麦遥感估产模型构建方法,通过交叉验证法对不同的估产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精度评价。[结果]由4个均值植被指数组合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最佳,决定系数为0.922 0,预测误差为40.96 g/m~2,预测精度为93.13%。通过该模型得出兰考县冬小麦平均产量为6 047.25 kg/hm~2,较2017年河南省统计年鉴研究区冬小麦平均单产6 001 kg/hm~2有所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块内和地块外冬小麦总产量分别为2.76亿kg和4 650万kg。[结论]该方法实现了冬小麦估产结果以像元为单位向以地块单元为单位的转变,解决了模型构建时光谱信息与实测产量间对应问题,为利用国产高分卫星进行县域地块尺度遥感单产精准化估算提供了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介绍了河南省五大小麦生产区域综合施肥的函数模型及区域间肥料投向的宏观决策。建立了河南省不同生态和生产区域内小麦施肥的函数模型并提出了区域内因地制宜施肥的微观量化决策。  相似文献   
38.
基于HJ-1卫星的冬小麦叶片SPAD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AD能够反映植株叶绿素含量,而植株叶绿素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对评价作物生产能力、预测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后湖管理区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观测不同生育期冬小麦叶片SPAD变化情况,结合我国自主研发的HJ-1卫星对研究区域进行同步监测,选取并计算RVI、DVI、NDVI、GRVI四种植被指数,通过对4种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叶片SPAD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构建植被指数与冬小麦叶片SPAD回归反演模型,结果显示相关性均较高。通过对比四种植被指数模型反演精度,NDVI-SPAD对数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精度检验表明平均相对误差为-2.34,均方根误差(RMSE)为5.65,能够较好的反演研究区域内的冬小麦SPAD。利用HJ-1卫星结合NDVI-SPAD对数模型能够有效对研究区域冬小麦叶片SPAD进行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39.
现代物流     
根据2016年11月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小麦:预计16/17年度美国小麦期末库存上调500万蒲式耳至11.43亿蒲式耳,主要由于在食物使用量上的减少。食物使用量的变化反映了NASS磨粉产品报告和剩余的市场预期。以类别来说,硬红冬小麦(HRW)使用量上调了1000万蒲式耳,硬红春小麦减少使用量1000万,硬质小麦下调500万。出口总额不变达到9.75亿蒲式耳,是由于硬红冬小麦和硬红春小麦上涨的500万蒲式耳抵消了软红冬小麦和硬红春小麦减少的500万蒲式耳。  相似文献   
40.
《农民科技培训》2005,(12):34-35
一、郑麦9023 该品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