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22篇
经济学   7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近日,天津海泰环保科技公司自主研发出国内首条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成套生产设备及产品工艺,把废旧轮胎加工成为环保型新材料用来铺设公路,解决了废轮胎的循环利用难题。  相似文献   
62.
一、鱼类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鱼类废弃物经过加工、综合利用,既可以变废为宝,又可避免环境污染。如在白鲢加工过程中有约40%的废弃物可重新利用。因此,充分利用鱼类加工后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可以起到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山东青岛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008年年底试产的80吨生物柴油已经达到了0^#柴油标准,将以每吨低于0^#柴油市场价500元的价格投放青岛市场。  相似文献   
64.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节能减排的今天,农业如何搞好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已成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江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大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以及滥施化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昔日令人头痛的废弃物如今变废为宝,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5.
<正> 近年来,因水葫芦的泛滥生长造成江河湖泊严重污染的事实不断见诸报端。白莲河水库因水葫芦滋生,每年网箱养殖户损失惨重,有的甚至基本无收;据报道,云南昆明为治理滇池里的水葫芦,近几年已花费了40多亿元;武汉市东湖、月湖、墨水湖等水面过去盛产鱼虾,近年因城市生活污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水葫芦等生物泛滥生长,每年死亡的鱼类在50万公斤左右,可见水葫芦的危害是相当大的。近几年湖北英山、浠水、罗田县人大及政协代表纷纷提出议案,要求加快整  相似文献   
66.
人们在加工或食用水产品时,往往将其下脚料等加工副产品抛弃。其实,鱼类废弃物经过加工、综合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又可以避免污染环境,也是一条致富的好途径。水产品废弃物在水产品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以白鲢为例,在加工过程中产生40%左右的下脚料,其中鱼头占30%、内脏占8%、鱼鳔1%、鱼鳞l%。充分利用水产品下脚料,综合加工利用,不仅是水产品加工利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而且也是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7.
今年1月,在渝北区龙山街道、龙山街道商会、松石路社区、溪岸上品小区物业以及志愿者的共同参与下,龙山街道环保宣传基地在溪岸上品小区落成。在这个宣传基地里,几乎所有软装都由垃圾再利用完成。随着环保宣传教育的深入,社区居民的意识逐步发生改变。小区居民之间因为旧物的交换、流转日益亲密,越来越多的居民自愿参与到小区环境的维护中,曾经的垃圾也变废为宝,正逐步转化为滋养小区绿意的养料。在垃圾处理方式的转变中,绿色生活基地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68.
孟媛 《国企管理》2021,(4):104-105
从把别人丢弃的一双不合脚的鞋子,拿到集市上换回五百钱起家,到成为身价半城的商贾巨富。窦乂,这位“唐朝扶风小儿”,变废为宝,化腐为奇,可谓以低投入获取高回报的启蒙大师。  相似文献   
69.
提高学生手工制作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乍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循环利用日常生活中不为人们注意的废弃物或生活垃圾,以艺术的眼光,化腐朽为神奇,制作出精美的小工艺品,装点环境,美化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70.
荆川 《农家之友》2007,(7S):57-57
花生壳的用途很广,大有开发前景:一、提取淀粉。将干净、无霉变的花生壳用水洗净、凉干,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放入缸内搅拌,然后中水搓洗,再将浆液过滤,挤去水分,将糊状物放入清水中沉淀,除去杂物,将沉淀物用布兜装好吊干,最后再烘干或晒干,即成淀粉。二、配制饲料。花生壳中含有粗蛋白、纤维素、脂肪和多种维生素,是加工饲料的好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