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8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财政金融   1359篇
工业经济   1598篇
计划管理   2841篇
经济学   1829篇
综合类   617篇
运输经济   244篇
旅游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2746篇
农业经济   2764篇
经济概况   4421篇
信息产业经济   63篇
邮电经济   3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1069篇
  2013年   1061篇
  2012年   1494篇
  2011年   1593篇
  2010年   1324篇
  2009年   1603篇
  2008年   1697篇
  2007年   1464篇
  2006年   1553篇
  2005年   1495篇
  2004年   1237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3 毫秒
71.
王松林 《浙江经济》2003,(13):20-21
环杭州湾地区是浙江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的前沿阵地,搞好环杭州湾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构筑接轨上海、扩大开放的载体和平台,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调整浙江的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土资源部门应义不容辞地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2.
2003年9月8日下午,在第七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地——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山东省举办了“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新闻发布会,第一次正式向社会推出“半岛制造”这个品牌。 投洽会是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目前国内惟一的全国性投资促进活动。参  相似文献   
73.
王永昌 《浙江经济》2003,(13):28-29
近年来,绍兴市把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市各级对这项工作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建设成效十分显著。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重大课题,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市委、市政府经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整合园区资源,提升竞争优势,建设绍兴市杭州湾工业新区(江滨工业新城区)的规划构想。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之成为未来绍兴大城市发展的重要腹地。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理想平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主要途径,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4.
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第一次以明确的内涵提出了加快推进东陇海线工业带建设,确定了江苏"三沿"总体发展战略。东陇海线工业带开发建设,有利于形成苏北工业化的有力支撑和拉动,有利于形成苏北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75.
《重庆与世界》1996,(3):23-23
中联WL1021S客货两用车四川攀枝花通联汽车厂前身为上海兴达汽车修理厂,始建于1946年,1965年由交通部投资整厂迁至西南钢铁基地攀枝花,是集汽车修理、改装、组装、制造和汽车零配件、有色金属制品加工为一体的国家中型企业。工厂占地20余万m^2,建筑面积2.36万m^2,设备先进技术精良,上海、成都、海南等地均设有办事机构。  相似文献   
76.
<正> 2002年,南通市科技局学习借鉴兄弟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南通的自身实际,不断探索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申报各类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取得新突破。全年共组织申报省以上科技项目226项,立项160多项,比上年增长67%。其中国家重点火炬项目13项,占全省32.5%。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建  相似文献   
77.
着力打造环杭州湾重化工业基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占恒 《浙江经济》2003,(13):36-37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构筑浙江产业发展新高地,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这一战略的一个深层问题是,如何认识和把握浙江制造业的先进性,尤其是如何根据国际经验和浙江发展阶段的变化,推动浙江经济逐渐由轻加工阶段向重化工业和高加工阶段转移,往强化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集中力量打造若干重化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78.
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到先进制造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树高 《浙江经济》2003,(17):39-41
去年以来.笔者在为一些县市编制工业布局规划过程中.特别是2002年11月赴温、台调研工业园区.感到在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进程中.需要对工业同区、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等慨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79.
省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柴达木建设成为我省新兴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作为党委的干部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组织部门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切实把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好,为建设柴达木新兴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80.
白双喜 《致富之友》2003,(11):44-44
“靠大养畜靠不住,买草养畜养不起,只有种草养畜才有出路”。这是广大苏尼特牧民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历史经验。在牧区产业选择上,绝大多数牧民认为今后仍继续不断巩固畜牧业基础地位,建好棚圈,多打水井,多种饲草料,养好苏尼特羊,选养肉乳性良好的种牛,执行好草畜平衡政策,杜绝追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粗放经营模式,认真实行划区轮牧,避免漂浮不定生活方式,走好集约化经营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