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648篇
工业经济   166篇
计划管理   1510篇
经济学   746篇
综合类   187篇
运输经济   47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67篇
农业经济   2810篇
经济概况   104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2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506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562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793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01.
《企业世界》2007,(10):28-28
当前经济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增加较多,长期建设国债进一步淡出的条件已经具备。但考虑到尚有一定规模的国债项目没有完工,还有一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或项目需要国债支持,目前财政赤字规模不大,赤字率较低,经济中流动性过剩,中央政府通过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完全可行的。预计2007年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将从2006年的600亿元减少至500亿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2.
杨君智 《价值工程》2019,38(22):169-172
本矿一采煤工作面走向与倾向长度由于受本采区辅运大巷保护煤柱限制,为节约煤炭资源起见,开采之前对本工作面设计进行优化,开采初期工作面倾向长度为135m,回采300m后工作面长度增加70m至205m。按煤层平均厚度8m计算,工作面倾向长度为135m、走向长度为300m时多回采煤炭资源42万吨,对于煤炭这种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而言,提高其采出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3.
辩证看待农村耕地抛荒—以桂阳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农村耕地抛荒,社会各界普遍感到忧虑。农村耕地抛荒带来了税费的流失,所以,基层政府纷纷要求采取严厉措施,制裁农户的抛荒行为。理论界对耕地抛荒的忧虑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认为耕地抛荒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二是认为耕地无人耕管,会导致复耕指数降低或不能复耕。因此,理论界也普遍认为应采取措施。笔认为,耕地抛荒是农民的一种理性经营行为,应当受到重新和保护;耕地抛荒是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长期态势,不必过于惊慌;耕地抛荒并不一定会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持耕地总面积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耕地抛荒有利有弊,必须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04.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如何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引导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江西省吉安市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运行状况进行的个案调查研究,可以找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缺陷及制约因素,从而提出建立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十一五”规划中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6.
基于13省25县100个村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农收入已成为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生计非农化的特征明显;我国农户耕地流出的比重高于耕地流入的比重.(2)农户生计非农化程度越高,则耕地流出的概率越高,耕地流入的概率越低.(3)非农收入比重对农户耕地流出具有较高的贡献率,而农业劳动力数量或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耕地流入具有较高的贡献率.(4)从区域差异来看,非农收入比重与户主受教育程度对东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均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是中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非农收入比重是西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7.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些年,农民收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其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增长趋缓,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城乡差距逐渐拉大等等。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城市化率是今后我国“三农”工作的根本,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应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8.
丁文广  雷青  于娟 《经济地理》2006,26(4):636-638
文章对甘肃省87个县以及其中的43个国家贫困县的耕地资源指标和贫困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甘肃省耕地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没有相关性。因此要解决甘肃省的贫困问题,保证粮食安全战略,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提高土地质量,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片面扩大耕地面积不仅不能够提高粮食产量,反而会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9.
全面奔小康,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增强农业竞争力;二是创造条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农业增收的支撑点;四是减轻农民负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10.
一、按照国土资源管理政策,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1.保护耕地的任务更为艰巨。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加上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趋突出。作为农业生产最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土地资源,也必将因农业的冲击而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