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407篇
工业经济   43篇
计划管理   964篇
经济学   1010篇
综合类   114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76篇
农业经济   6004篇
经济概况   82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594篇
  2013年   571篇
  2012年   638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654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435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513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21.
122.
论闽西苏区生态林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凌云 《企业经济》2002,(12):133-134
闽西苏区曾是中央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模范苏区.闽西苏区非常重视生态林业的建设,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值得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3.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种方略的深度综合应用,在政策和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下,南平市林业产业和物流业乘势而上,通过升级供给激活新需求,双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南平市林业产业和物流业2009年至2018年指标数据后发现二者发展的差距仍然明显,短板亦是突出。如何实现协同发展,为供给侧改革激活新需求、注入新内涵是南平林业产业和物流业下阶段升级转型亟需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4.
非公有制林权是建立在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基础之上的,权利人享有的对国有或集体森林、林地、林木的使用权以及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林地使用权后对种植的林木的所有权。非公有制林业的迅速发展使完善该项林业的林权交易制度成为必要。非公有制林权交易在坚持自愿、公平的原则下进行,可以采取拍卖、协议转让、转租、转包和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同时,完善交易制度的相关制度建设,将有利于林权交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5.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以江西省为对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林业决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江西省是中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林业大省,林业在实现“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承担区域生态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探索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内容和原则,并进行指标类型的划分.对于制定江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6.
林业产业化进程中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林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发生重要变革,新型规模化林业产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金融需求,而以往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代表的林业产业投融资机制的保障水平无法满足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发展需要,导致林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降低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故文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配置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平原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急剧上升的建房热,如雨后春笋般兴旺的乡镇企业,侵占耕地,过量排放“三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严重。同时,平原地区又而临着人口膨胀的严峻挑战。因此,建造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农林复合生态经  相似文献   
128.
The urban forest is the main body for the urban forestry management. There are not unified rules and standards for the planning of the urban forest yet in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of the urban forest: the priority of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the adaptation to local condilions, the optimization in the whole system, the mutual dependence of forest and city, the culturecontinuance and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perability, etc. This paper takes Changsha as an example to elaborate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of the urban forest. Firstly, Changsba urban forest ecosphere is composed of the eco-garden, the round-the-city forest belt, the ecological isolation belt, the green channel, the landscape of the rivers and streams, the forest park, the biodiversity reserve and the eco-forest in suburb area. It aims to make every kind of ecological essential factors organically merge into the complex city ecosystem to build an eco-city,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of wide-open space with various habitats spots, to promote resident's accessibility, to perfect landscape ecology,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urban forest. When we construct the urban forest, we must optimiz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and make the urban forest structure and the layout in the best condition in order to buiM the harmonious green city for both man and nature to realize the whole optimization of the city system by the complex functions of the urban forest in ec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ndscape, recreation, etc.  相似文献   
129.
《理论学习与研究》2004,(5):F004-F004
近年来,康保县林业局针对本县地处坝上高原,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的现状,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山川秀美生态大县的发展目标,在局长高平及其一班人的带领下,认真谋划全县林业跨越式发展新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的契机,全局43名干部职工艰苦创业,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历史责任和政治任务,抢抓机遇,狠抓落实,截至2004年5月底,全县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9l万亩,防沙治沙林工程11.5万亩,使全县林地面积增加到1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4%。目前全县形成了生态林、经济林、观赏林并重互补,多层次、多结构、多树种的防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130.
森林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舒适自然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由此,将森林引进城市便成为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比较国内外城市林业的历史与现状,认为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林业之路,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