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61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7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5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5年前,为了不让大学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直接被送入档案馆,解决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率极低的问题,清华大学在清华南门的一片棚户区和一个冰棍厂旧址上开始了中国第一批科技园区之一——清华科技园的探索,而徐井宏也从一个大学里的管理干部开始了自己的“老板”生涯。  相似文献   
102.
赵雷 《首都经济》2007,(11):53-54
1994年,清华大学校长和书记交给时任办公室主任的梅萌两块校园基建用地和“清华科技园”这个名字,没有一分钱自有资金,没有风险资本的参与,没有工业企业的支持,没有按照市场规律运转的成熟的市场环境……13年过去了,梅萌在这1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无中生有”造出一个“硅谷”,并且开始实施他的钻石梦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3.
勒川 《中关村》2007,(6):102-103
以我国著名绘画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生前作品“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为基础,由李可染先生的夫人、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雕塑家邹佩珠女士亲自策划指导,二次创作完成的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的雕塑日前在清华科技园创新广场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  相似文献   
104.
搬了三次家的北京谷歌研发中心最终落户到了清华科技园,中心广场上有一个雕塑,是两头大猛牛怒目而向.轰然相撞,气势磅礴。挂着奥运标识的sohu大厦洋洋得意的矗立在十字路边.掩盖了背后的玄机—google(谷歌).sun,微软等跨国公司各自的大楼于错落有致中隔空相望.卧榻之侧的竞争者是彼此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5.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清华”这所为全世界所瞩目的高等学府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精英学子。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清华控股”)顺应“清华科技,服务社会”的理念脱颖而出,从百年积淀的厚重的学术氛围到大时代下校企发展的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106.
《中国科技财富》2009,(1):57-57
2008年的10月,职场没有迎来往年的繁华与热闹,全国招聘需求大幅下滑。来自“前程无忧”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无忧指数有效招聘职位数减少了50000多个,勉强在93000大关口收住。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还将进一步减少职位需求,与之相反的是,08年毕业生数量却在猛增。人保部副部长张小建日前表示,08年底到09年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  相似文献   
107.
建立大学科技园区是当今世界高科技向市场转化的有效途径和热点,是继国家高新区之后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又一重大举措。 创建于1994年的清华科技园——作为清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机延伸,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科技部批准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清华科技园(陕西)是清华大学继  相似文献   
108.
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园中的新成员,无论从名称和实际内涵上都体现了大学和科技产业之间紧密的纽带关系,突出了科技园在倡导大学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中的作用。中国有4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是经过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唯一的A类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作为中国建立最早、发展最快且规模最大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到现在已经吸引了300多家高科技企业入驻,经历了10年的时间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9.
燕子  小莉 《理财》2006,(4):40-42
一对清华大学毕业的“才子”自告奋勇地当起了小皮匠。几年后,他们拥有了一家注册资金近400万元、8家连锁店的公司。他们是怎么成功的呢?  相似文献   
110.
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国内知名专家领衔创办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董事长何清华先生,作为专家型的企业家,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管人”方略,带领公司走上了在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的今天弥足珍贵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