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64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51篇
农业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水样中的主要为无机的五价(Ⅴ),形态主要是H3AsO4(酸),加入KI和SnCl2可以将其还原为H3AsO3(亚酸).锌粒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新生态氢将亚酸还原成AsH3(化氢气体),导入吸收液与银(Ag-DDTC)形成胶状银,其呈红色,颜色深浅与其浓度成正比(比尔定律).银盐法为国家标准中的经典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2.
随着金属矿的大量开发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微量的检验成为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微量的测定有许多方法,本文采用的是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本方法对的测定选择性好,灵敏度高(ε达到2.6×104),回收率达到97.1%,操作简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工业酸性废水中的微量。  相似文献   
183.
饲料中砷和硒含量的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平  宋欢 《检验检疫科学》2001,11(2):48-49,56
1前言 硒是一种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它具有抗氧化,促进代谢,提高动物体内免疫力,抗病变等功能.动物体内一旦缺乏硒,则可能引发大骨节病,并引起心肌病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和微循环紊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1].若过量地摄入硒,也会导致动物脱毛、脱蹄等硒中毒现象[2],因此,饲料中硒含量的测定仍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众所周知,是一种分布较广,毒害性较强的元素,在饲料中更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84.
1前言 近年来,作为保健品的蜂胶的出口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其卫生标准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而作为其质量主要控制指标的、汞含量的测定尤为重要,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传统的样品处理方法皆因样品损失多,空白高等缺点已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一要求.1975年,Abu-Samra AA首先提出了在湿法灰化中用家用微波炉敞口消解生物样品[1,2],敞口微波消样在应用过程中易腐蚀仪器、污染样品,还可造成易挥发元素的损失.而随之出现的密封微波消解技术将微波加热与聚四氟乙烯(PTEE)压力罐结合起来,使样品在压力罐中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被消化,与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相比,密封微波溶样具有称样量少、溶样速度快、溶样效果好、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易控制、避免挥发损失、同批可消化多个样品以及溶样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5.
将饲料样品通过超声波提取后,利用孔雀绿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3种方法测定无机,探讨3种方法的影响因素,比较了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186.
金属矿区及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使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进而威胁人体健康。本研究采集合作市更洒金矿作业影响范围内的300份土壤样品,测定、镉、六价铬、铜、铅、汞、镍及氰化物的含量,对矿区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经现场取样和样品分析,总体来看,研究区土壤中,除之外,其余调查物质的含量均低于安全阈值。污染严重,污染程度的排序依次为堆浸场>矿区下游>对照点。  相似文献   
187.
具有很强的毒性,环境污染风险高,传播途径广泛。当前,污染土壤修复广泛应用固化/稳定化技术。常用的固化/稳定化剂有3种,即零价铁、铁(氢)氧化物和铁盐,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修复机制有吸附、沉淀/共沉淀和氧化/还原。固化/稳定化技术是我国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的有效措施,污染土壤修复后,要开展修复效果评估。未来,要结合实际修复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重点,最终使其更好地服务污染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188.
本研究采集某污染场地土壤样品,使用粒径分离+药剂淋洗组合技术对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进行模拟工程修复试验,评估不同方法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小试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保障了现场土壤修复效果的稳定性。试验有助于确定最经济有效的组合工艺,选择最佳药剂组合和配比,指导现场土壤修复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89.
溶解有机碳(DOC)对(As)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为查明河岸渗滤带含地下水环境稳定碳同位素特征,识别有机质对含地下水形成的影响,进行地下水水化学指标及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δ13CDOC值变化范围为-31.95‰~-24.16‰,δ13CDIC值变化范围为-13.19‰~-2.19‰,δ13CDIC相较δ13CDOC富集13C。含水介质δ13C值为(-28±4)‰,地下水中DOC主要来源于内源有机质。δ13CDIC13CDOC与As含量呈现负相关,δ13CDIC与As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表明有机质的微生物降解促进了As的释放。  相似文献   
190.
硫铁矿制酸会产生烧渣,其含量与硫含量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确定适宜条件,对硫铁矿精矿中的、硫进行脱除。试验结果表明,选择一段焙烧,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2 h时,脱脱硫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