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新疆土地资源丰富,具备建设西北商品粮区域基地、国家级商品粮战略接替区的基础条件。确保新疆粮食生产上两个新台阶,要在恢复和提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开发新的粮田,要正确处理高价值作物与粮食争地的关系,正确处理优质口粮与专用饲料粮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绿色储粮”是储粮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粮食储藏工作实际,通过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强化绿色储粮意识,完善绿色储粮保障体系,开辟“绿色储粮”新途径,确保粮食在储存流通环节的安全。  相似文献   
23.
奉贤区的农民合作社起步于2004年,如今,全区的189家合作社生产经营主要涉及粮食、蔬菜、瓜果、花卉、畜牧、禽蛋、水产、蜂业、农机等领域。粮食类合作社的耕种面积占全区粮田面积的65%,奶牛、农机、水产的覆盖率达80%,  相似文献   
24.
高标准粮田建设是黑龙江垦区结合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规划建设要求,按照"合理规划、综合配套、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原则,分类规划建设高标准粮田、高标准农田,为高产丰收、调整结构,发展高产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针对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加大投入、强化设施、提高标准、示范推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5.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近年来,我国农户家庭储存的粮食每年约2500亿公斤,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粮食大量损失。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每年损失粮食约200亿公斤,相当于6160万亩良田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2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藏粮于民,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所在。随着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粮食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加,而提高粮食产量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7.
无锡地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少,人均占有耕地仅0.72亩,其中粮田0.61亩。常年粮食亩产在650公斤左右。城乡人均占有粮食405公斤左右。正常年景维持主粮自给,饲料部分调入的紧张状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耕地的逐年减少,这个矛盾逐渐突出起来。由于土地后备资源基本枯竭,发展粮食只有走提高单产的路子,而在诸多提高单产的因子中,改造低产粮田,提高地力等级,挖掘增产潜力,是发展粮食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8.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南方粮田面积递减,产量减少,而消费呈刚性增长,南粮食净调出变为净调入;北方则相反,由净调入变为净调出。产销的逆向变化,粮食区域间的流量、流程、流向等均随之变化,“北粮南运”取代了“南粮北调”,成为我国粮食行业规划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粮南运”通道中,辽宁省地缘优势明显,流量、流向、流程、流体、载体5个物流要素突出,具备骨干通道的条件。  相似文献   
29.
从标准粮田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出发,论述了河北标准粮田工程建设分区的原则、方法及分区的方案,针对每个分区分别阐述了工程建设的重点及耕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等方面的工程措施组合。  相似文献   
30.
为进一步落实"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重要精神,日前,中办、国办专门下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要减少粮食损失浪费,这要求我们在积极开源的同时,给粮食安上杜绝"跑、冒、滴、漏"的阀门。作为直接从事粮食产后服务,引导消费的粮企、粮人更应义不容辞当好表率,在科学加工中开发"无形粮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