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70篇
经济学   73篇
综合类   11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73篇
经济概况   9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这里是绿洲     
给每年365天一个凝眸 带着希望出发去寻 找寻找 那片温暖的绿洲 咱们的生活需要保障 咱们的心灵需要安慰 咱们的困难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02.
《新疆农垦经济》2012,(6):95+93
农二师38团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境内。地处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东南缘、莫勒切河和喀拉米兰河两河流域下游冲积平原区,是兵团最年轻的团场。  相似文献   
103.
104.
河西漫笔     
高益群 《发展》2013,(8):49-50
黄河上游以西,夹在合黎山、龙首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狭长地带,被人们称为河西走廊。从兰州启程,穿过乌鞘岭,自此向西,在甘肃境内行行重行行,脚踏的全是河西地盘。随着旅行者足迹的增多,人们对河西已不再陌生,知道这是一片古典的原野。横卧在那里的丝绸古道浪漫而绚丽,两侧的大漠和绿洲,使人感受到不可遏制的迷幻。历史留下的大量的文化遗存,让人去了还想去。所以,我每次去河西,哪怕是点滴发现,仍感悟多多,这可能是我对这片土地特别钟情和眷恋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5.
刘丽艳 《活力》2012,(19):14-18
在北国冰城哈尔滨,有这样一片土地,神奇而又迷人. 春夏秋三季,她以独特的南国树种、新奇的果实、名贵的花卉、醉人的田园风光,拓展她占地66.7万平方米的广阔空间和张力,其情其景,令人心醉、使人心驰、引人神往. 隆冬时节,外面冰天雪地,而她依然是盛夏里的模样.百果沉沉地垂着,花海还是那样浓烈芬芳,蔬菜在水中漂着长,红薯吊起来成熟,奇观奇景,真可谓美不胜收,不是仙境,胜似天堂!  相似文献   
106.
河西绿洲区客观存在着城乡融合系统和城乡二元差别。本文从揭示绿洲城乡系统在机制出发,初步分析了绿洲区域工业与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条件。认为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的城乡一体化既有区域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出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7.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省有计划、大规模移民河西走廊的疏勒河流域,规模达15万多人.境流域内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人为干预之下发生诸多巨大变化,流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如何科学发展、合理规划、有序开发,重新建构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绿洲生态系统,有效做到生存与发展、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成为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当前,绿洲所承载的压力日益增加,生态危机等问题十分突出。恢复绿洲生态平衡,实现其循环发展是绿洲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出路之一。文章在分析绿洲生态系统及其物质、能量循环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绿洲的循环发展,要优化干旱区生态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的关系,优化绿色生态系统和灰色生态系统的关系,优化人类对绿洲两种影响的关系。基于此,尝试建立了绿洲循环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09.
江西吉安的白鹭洲书院在赣江之中,双水夹流之处,一座如中流砥石的绿洲上。洲上茂林修竹绿荫如盖,成为白鹭栖息之所。所以,宋代在洲上创建书院时,也就依洲名而称之为"白鹭洲书院"。  相似文献   
110.
丝路绿洲国家的货币体系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汇融。本文以吐鲁番地区为例,结合文献资料和出土材料,对公元5—8世纪出现在吐鲁番的各种金钱、银钱、铜钱进行研究,分析在这一地区的货币体系中,本地铸造的货币和外来货币各自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