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4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111篇
经济学   254篇
综合类   25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19篇
贸易经济   96篇
农业经济   441篇
经济概况   2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基于环境风险分析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海岸带经济开发的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环境风险日益加大,建立基于环境风险分析的海洋生态补偿理论和实施机制成为必然趋势.但由于海洋生态资源的复杂性和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当前基于环境风险的海洋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还不成熟.文章以海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评价了国际、国内在海洋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将生态补偿的概念引入海洋环境风险管理中,研究基于环境风险的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为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2.
文章对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居民普遍认识到建立自然保护区对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保护区从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对保护区的响应"和"保护区对社区的影响"方面的多个指标存在差异显著的看法;保护区边界不合理,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社区居民责、权、利不一致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到自然保护区和社区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43.
文章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作为框架建立了一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黑龙江省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度,根据压力、状态和响应分析的结果,提出湿地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4.
在理想状态下,生态旅游区是一个自稳定系统,旅游人数的增长是持续、快速的,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阈值(即生态旅游区环境容量),否则将严重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游客数量、增长速率、单位时间游客增长量与时间存在一定的线型关系,符合Logistic增长规律。文章采用Logistic增长模型的动力原理对王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游客数量的动态进行了分析、预测与评估,为王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45.
《经济视角》2009,(6):F0004-F0004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欧亚大陆东部的最高山系。是中国北方民族的发祥地和关东文化的根基地。1980年。长白山被联合国确定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被国家评为5A景区。  相似文献   
946.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当代社会的一对基本矛盾。在我国,自然保护区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是直接反映这对矛盾的突出表现之一。然而,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及有关政策中并未充分体现。种种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由此而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现在需要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47.
生态旅游是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协调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优途径之一,是自然保护区进行旅游开发的必然方向。虽然人们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认知还未统一,但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也必须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效益并反哺于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保护。通过对生态旅游市场开拓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提出了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拓对策。  相似文献   
948.
自然保护区农户生计抉择对推动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改善农户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辽宁省6个自然保护区周边980个农户生计抉择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Mixed Logit模型,实证探究自然保护区政策对周边农户生计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风险感知在自然保护区对农户生计抉择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政策使得周边农户由务农主导型向务工主导型和创业主导型转变,影响系数分别为1.22、1.42,稳健性检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2)自然保护区通过影响周边农户风险感知间接影响农户生计抉择;(3)相对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非农生计抉择影响更明显;(4)相较于男性户主,自然保护区对女性户主的非农生计抉择影响更明显。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和风险感知理论,构建了“自然保护区-风险感知-农户生计抉择”的分析框架,丰富了自然保护区对周边农户生计抉择的作用机理,为协调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一是应完善自然保护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服务产业发展。二是鼓励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参与生态旅游等...  相似文献   
949.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