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42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6篇
农业经济   54篇
经济概况   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近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究竟怎样?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症结究竟何在?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72.
本刊曾刊登了《韩国口口香烤馒头火了桂林》一文。一时间,全国各地的问询电话如潮,时至今日,依然有中小投资者打来电话了解这一满是商机的“韩国口口香烤馒头”项目。出于对读者的关心和爱护,记者走访了“韩国口口香”烤馒头的发明人王双宏先生。他告诉记者:“自本刊登该文后,共接到问洵电话上千个,有100多人成为了我们推广中心的合作伙伴。”经记者抽样调查了解,这些加盟者家家生意火爆,着实让人关注。  相似文献   
73.
班后,几位女同事一边收拾杂物,一边说起蒸馒头的事。于是,忽然想起3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大约是在1973年,那年我还不满12岁,尚处在朦胧的童年。  相似文献   
74.
近几年,"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抗生素多宝鱼"、"含汞雪碧"、"回炉板鸭"、"海南毒豇豆"、"瘦肉精"等问题食品频繁地出现,眼下的染色馒头又接踵而至了。媒体将染色馒头推至风口浪尖从2007年的"福寿螺",到2008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苏丹红鸭蛋",再到2009年"毒奶粉"死而复燃、2010年的"一滴香"泛滥……食品安全问题相继上演。2011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把染色馒头推至台前。  相似文献   
75.
顾文 《光彩》2008,(6):18-19
他承包的市场原定5月13日开业,结果还没赚钱就先为灾民奉献出了自己仅有的资源,甚至还得忍受某些灾民的抱怨。记者见到他时,他刚刚采购蔬菜回来我以前是东电的职工,对花卉园艺行业一直有兴趣,负责盘龙市场的大姐看上了我这点特长,推荐我来承包这个  相似文献   
76.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火了胡戈,也让剪接电影恶搞成为一种“草根”流行。2009年,中影集团却恶搞了自己一把,《赤壁》、《投名状》、《云水谣》、《长江七号》等中影出品的大片片段,被串成了一部调侃春运买票难的短片——《黄牛三人党》。  相似文献   
77.
近期,网上爆发了一场关于小麦粉馒头形状的口水战。事发缘自今年1月起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的美施。有媒体说馒头标准中对馒头形状作出了规定,必须是圆形,舆论顿时哗然。有人批评有关部门吃饱了没事干,拿纳税人的钱开玩笑。有人撰文嘲讽说给方形馒头留条活路吧!更有人挖苦责问,是不是对饺子有几道褶、面条有多长、包子皮有多厚也要作出规定呀?其实,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中并没规定馒头的具体形状。  相似文献   
78.
信息动态     
《沪港经济》2011,(4):8-9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http://t.sina.com.cn/1885355607现在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学者乐于政策研究,官员欢于理论探讨。网友点评:官员和学者正用不务正业的方式,以证明其广博?其实挺好的——学者学以致用,官员理论联系实际。只是别走  相似文献   
79.
华玫 《大众商务》2007,(11):12-12
家人总是对我说着:“外面工作难找,还不如学点东西自己去创业”,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后,我总是会陷入沉思之中,在放弃学业与坚持升学之中徘徊着。在沉思多日后,看着自己的家里情况,我放弃了升学而去学点东西来创业的想法,家人也很快就答应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0.
王卉 《大众商务》2004,(6):15-15
2002年,在广西桂林同心社区的一条偏僻小巷子里,一家不起眼的韩国口口香馒头店开张了,每天营业额仅为百余元。孰料一年后,这个小小的馒头店,竟神话般地在桂林以骄人的业迹让人注目。小小的馒头店居然年赚三十万元,创造这一神话的人,就是王双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