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35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In this research we focus on the link between response style behaviour in answering rating data such as Likert scales and the number of response categories that is offered. In a split-ballot experiment two versions of a questionnaire were randomly administered. The questionnaires only differed in the number of response categories, i.e. 5 vs. 6 categories. In both samples a latent-clas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an extreme response style factor. The 6-response categories version, however, revealed the more consistent set of effects. As far as the content latent-class factors, i.e. familistic values and ethnocentrism, are concerned, results were fairly similar. However, a somewhat deviant pattern regarding the familistic values items in the 6-response categories version suggested that this set of items is less homogeneous than the set of ethnocentric items. The effect of gender, age and education was also tested and revealed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amples.  相似文献   
52.
Summary. We consider k agents who have different subjective probabilities and are utility maximizers. A planner, who knows the beliefs of the agents, maximizes the social expected utility, which is increasing and symmetric in the utilities of the agents. She does that by optimally stopping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released to the agents. The explicit form of the optimal stopping time is given. Received: October 23, 1995; revised version: June 25, 1997  相似文献   
53.
Summary. The paper introduces a version of rationalizability that ignores strategies that are supported by negligible sets of beliefs, where a negligible set is one whose Lebesgue measure is zero. The theory is developed solely for the special case of point rationalizability; conditions are then derived under which point rationalizability entails no loss of generality. When these conditions obtain, the predictions yielded by this approach are often (although not alway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ver what is predicted by rationalizability. Received: September 10 1996; revised version: July 18, 1997  相似文献   
54.
现有协同创新客户选择方法主要从客户自身特点出发,未充分考虑产品创新要求的影响。鉴于此,提出了综合考虑产品创新要求和客户自身特点的协同创新客户选择方法,建立了产品创新要求和选择协同创新客户的指标之间的质量屋模型;基于模糊加权平均法和-截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实现了指标权重随不同产品创新要求的动态调整;基于粗数方法提出了客户数量较多情况下确定客户在各指标上评价值的方法,计算客户评价值。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5.
毛其淋 《财经科学》2010,(4):94-101
本文利用我国199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计量方法就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去的创新积累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有重要影响;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高水平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效应;此外,进口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即影响程度呈现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的现象。  相似文献   
56.
本文在构建进口近邻效应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口企业数据考察近邻效应对企业进口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邻效应对企业进口决策的影响显著,近邻进口企业数量越多,潜在进口企业从相同市场进口的概率越大;从近邻效应的作用范围来看,近邻效应超出一定空间范围才会表现出空间距离衰减特征,地级市是近邻效应的最佳作用范围;从企业初始进口看,近邻效应对企业进口额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某种意义上,近邻效应只体现于企业进口决策行为,而不会影响企业首次进口表现;从龙头企业的角色来看,近邻企业中龙头企业的存在大大促进了潜在企业的进口概率。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以2005~2008年间的深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用深市信息披露考评结果衡量信息披露质量水平,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对大股东持股、治理环境和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增加大股东个数对信息披露质量有正面影响;第二大股东持股状态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不显著;在治理环境好的地区,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有利于改善信息披露质量,而在治理环境较差的地区,增加大股东个数更有利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58.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2004年的数据,分析我国证券市场参与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 我国公众通过直接方式持有股票居民的比例较低;(2) 各省市(区)直接参与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东高、中西低"特征;(3) 直接参与率与当地人均收入、上市公司数量、证券公司营业部数以及城市化率显著正相关,而与当地人口受教育水平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些结论可以为我国证券市场现阶段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9.
本文在格雷码有权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格雷数序列的概念,给出了格雷数序列的形成规则,讨论了格雷数序列化筒布尔函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0.
田文莉 《价值工程》2011,30(18):296-296
本文试着从日语中一些带数字的表现来简析日本文化的一些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