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4篇
财政金融   22篇
工业经济   41篇
计划管理   183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51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140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is study considered the utility of gender schema theory in examining girls' website design preferences. It built on a previous study which identified eight website evaluation criteria related to biological sex: collaboration, social connectivity, flexibility, motility, contextuality,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inclusion, and graphic/multimedia concentration. Eleven fourteen-, fifteen-, and sixteen-year-old girl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short form of the Children's Sex-Role Inventory (CSRI). Following 50-minute Web searching sessio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feminine-high group and a masculine-high group based on their CSRI scores. Each group then participated in interviews concerning their website evaluation and design preferences. Data analysis identifi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nder schema and five of the proposed criteria: social connectivity, flexibility, motility, inclusion, and graphic/multimedia concentration. More generally, members of the feminine-high group favored evaluation criteria relating to graphic and multimedia design, whereas members of the masculine-high group favored evaluation criteria relating to subject content.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ender schema theory can indeed serve as a framework for making website design more appealing to female adolescent user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52.
基于Web Services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bServices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它使用标准的XML协议,使得WebServices平台、语言和发布者能够互相独立,这是应用集成解决方案的一个理想的候选者。文章在分析了WebServices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后,提出了一个基于WebServices的EAI集成框架,并对框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该框架可以方便地用于各种已有的异构系统以及新开发的WebServices应用的集成。  相似文献   
53.
以internet为依托的校园网络系统在大中专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当前Internet/Intranet及MIS系统的发展出发,在比较当前流行的数据存取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阐述了ASP的作用与优点以及在校园网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良好的旅游形象可以刺激旅游动机的产生,从而引发相应的旅游决策行为。因此做好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定位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秦皇岛为例,基于网络文本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秦皇岛目的地滨海长城旅游形象。研究发现,官方投射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均围绕长城形象构建,但关注核心与构建路径具有差异;官方投射形象所关注的维度依次为人文吸引物、服务与管理、旅游体验、旅游设施、自然吸引物;游客通过感知建构的滨海长城旅游形象的关注维度依次为人文吸引物、旅游体验、自然吸引物、旅游设施、服务与管理。基于此,应将长城与滨海、人文与自然多维融合,立体化塑造滨海长城目的地形象,加强形象宣传力度,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  相似文献   
55.
针对现有服务描述只考虑网上Web服务功能与质量属性,忽视用户网下服务需求的弊端.基于O2O环境中用户对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的综合需求,这篇文章对传统的Web服务描述进行了扩展,构建网上网下服务描述模型,设计了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的FQoS和QoS指标体系,定义了QoS属性的量化公式,建立了服务资源本体元模型,实现了对服务资源全面整体的描述,解决了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功能质量协同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6.
The legitimacy, the identity and the social impac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go beyond the generation of revenues for providers of capital, through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ear significan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We produce measures of CSR disclosure and explore the determinants of CSR disclosure practices in a cross sec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orking with financial companies whose stocks are listed in the Euronext stock exchange, we find that the extent of disclosure of CSR practices is greater in large companies and also in companies of greater financial leverage. Therefore, increased corporate visibility and financial risk increase stakeholder demand for transparency on the social impac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ir CSR practices.  相似文献   
57.
张永兵 《价值工程》2014,(25):216-218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用户和数据流量的急剧增长,给网络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难度。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凭借其优势能更好满足网络管理需求,也能使网络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本文主要从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的概况、Web网络管理技术的主要功能等方面,对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及实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8.
柴炜  梁丽红 《物流科技》2008,31(1):59-61
物流软件经常需要从服务器上的程序中获取数据或者把客户端的数据发送到应用程序中去。即使在同一个平台上.不同软件厂商生产的各种软件也常常需要集成起来。由于物流软件与企业ERP软件问平台、语言等差异.影响了信息资源的有效融合,用Web Service集成应用程序,可有效解决此问题。通过在Pocket PC(客户端)上远程调用Web Services发布的接口函数,实现与服务器端信息交互的例子.阐述了Web Services技术在物流上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59.
王靖  孙如江  潘雨青  王平 《物流科技》2008,31(2):127-130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多交互方式的物流车辆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系统以GPs、GIS、GPRS、CSM等技术为基础。采用了三层B/S和C/S混合的系统体系架构,实现了短信、Web、WAP、普通桌面等多种方式的客户端对车辆进行的监控、跟踪、调度、位置查询、空间分析等功能。与以往交互形式单一的监控系统相比,系统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系统扩展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60.
基于缩短响应时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研究了基于缩短响应时间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提出了四个订单流驱动的控制原理。以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为目标,提出了基于Web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并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系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购销管理、合同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功能,该软件系统能够提高管理人员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