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8篇
经济学   28篇
综合类   33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9篇
农业经济   39篇
经济概况   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安吉县在10年生态立县的基础上,自2008年开始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不仅体现了生态立县的成效,而且其取得的阶段性建设成效演示了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山区通过持续拓展山区的多种功能,开创性地实践了我国欠发达山区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联动,城乡均衡发展,生态富民及绿色低碳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运作轨迹.在总结安吉这些重要新型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我国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般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2.
我国农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过程中实施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惠民工程。文章认为,该工程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创新性实践。  相似文献   
113.
善治视域下的“村民自治”与“村官自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治是以法治性、责任性与合作性为基础的"好的治理"。善治视域下,新农村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是与良好的村民自治分不开的,而村民自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四项内容,其中最薄弱的就是民主监督。缺乏民主监督的"村民自治"很容易滑入"村官自治"的漩涡。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善治",必须要以村务公开与村民自治为基础,使合法的"村规民约"得到落实,违法的"村官自治"得到遏制。  相似文献   
114.
The paper critically examines institutional outcomes in conservation of village common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rural power relations in two villages of Rajasthan (India). While one of the villages could achieve highest institutional outcome in terms of equity, the other one failed to do so. It failed because renovated institution reproduced same relations of unequal power and authority as a pervasive feature of social relations. The paper shows how the locally renovated institution in the other village sustains while managing its village common pastureland, despite perpetrating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e subordinates. It, however, does not suggest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under the authoritarian leadership that might collapse in the context of changing power equations in rural areas. The paper argues that primary condition for equitable entitlement to the improved resource base to emerge, as an institutional outcome is the removal of dependency syndrome of the subordinates on the powerful. It capacitates them to make claims.  相似文献   
115.
唐力行 《中国农史》2002,21(4):71-77
古村落宅坦位于绩溪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 ,胡氏宗族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下 ,组织族人改造环境 ,使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社会。千百年来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变迁 ,古村落已形成宗族组织、文化科举和商业的良性互动 ,从而创造了古村落的文明。三者之间宗族居于核心地位。传统中国社会的动乱也会在这里引起反响 ,但是由于宗族聚居的格局使古村落乃至徽州社会具有特殊的应变力 ,直至近代仍保持自身的稳定。宅坦村有着丰富的资料遗存 ,为我们在宅坦从事田野考察、重构古村落的实态 ,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可以预见 ,宅坦必将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16.
王淑贞  张敏 《价值工程》2014,(29):297-300
新晃侗族自治县天井寨傩戏"咚咚推",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形式独特,具有突出的潜在价值,濒危度高,亟待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规划,采取思想、组织、政策、人才、经费、风险防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有效措施,加强保护与开发,千方百计地促使该文化瑰宝功能与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7.
李庆利  申家字 《价值工程》2013,(14):170-171
调查研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立足省情,客观分析大学生村官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大学生村官的新要求,通过完善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18.
开展空心村调查,探索空心村改造路径,推进空心村整治,是释放土地存量、缓解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性矛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和促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选择大都市郊区的典型代表——广州市增城区为案例地,首先,分析增城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空间分布特征,然后,集聚增城空心村的整治模式,最后,提出未来增城空心村改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我国“一村一品”发展成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杨艳涛  杨根全  秦富 《技术经济》2010,29(10):69-73
本文基于对我国"一村一品"发展成效的系统认识,综合运用指标分解法、层次分析法、期望值法和综合值法,构建了尽可能全面反映农业生产能力、社会服务水平、生态保障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2006—200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一村一品"发展成效。最后结合东部地区"一村一品"发展效果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地区的结论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各级政府应加强规划引导、完善调查统计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0.
从现代国家建构入手,在梳理现代国家整合农村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精英下乡的解释框架,认为大学生村官存在发生的历史条件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