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5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财政金融   324篇
工业经济   43篇
计划管理   235篇
经济学   356篇
综合类   198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73篇
贸易经济   195篇
农业经济   88篇
经济概况   20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In a Bewley model with endogenous price volatility, home ownership and mobility across locations and jobs, we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housing illiquidities and house price risk to home ownership over the life cycle. The model can explain the rise in home ownership and fall in mobility over the life cycle. While some households rent due to borrowing constraints in the mortgage market, factors that affect propensities to save and move, such as risky house values and transactions costs, are equally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the ownership rate.  相似文献   
62.
国有银行的"救助投机"行为促进了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和不良贷款的积累。在政府、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博弈中,由于预算硬约束企业的出现给国有银行提供了改善贷款资产组合的机会,提高了银行在与政府的救助投机博弈中的议价能力,要求政府给予更多的流动性注入,这会产生银行贷款资产中预算硬约束企业贷款占比不断增加的挤入效应。这种挤入效应累积到一定程度,政府的救助将变得非社会最优的,进而政府将停止救助,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也随之硬化。  相似文献   
63.
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法考察 “深化增值税改革”(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中美“贸易战”对股市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投资者仍将“深化增值税改革”视为利好消息,且试点行业的市场反应都显著为正。从市场反应影响因素来看,研发支出越多、融资约束越强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好。此外,进一步细分公司特征发现,高税收敏感度和高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加积极,存在超额雇佣且研发支出较高以及不存在超额雇佣但融资约束较高的公司市场反应也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碳排放约束视角出发,实证考察了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经济差距影响的差异性和产业智能化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机制。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缩小全国、东、中和西部地区省域间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进一步考虑碳排放约束,发现碳排放约束正向调节了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正向效应,西部地区由于自身产业结构和区位因素,抑制了产业智能化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正向效应;最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两个子维度在产业智能化和区域经济差距间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且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5.
2017年,央行将普惠金融和定向降准相结合,定向降准能否精准引流决定着政策的成败。基于上市公司2011年至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定向降准是否能够实现其政策目标,定向向三农和小微企业引导信贷资源,并用三重差分法引入资本约束这一调节变量,检验资本约束的增强是否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有影响。结果表明:定向降准能够达到政策目标,增加三农和小微企业可获得的信贷资源,此外资本约束对定向降准的实施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6.
赵国华  赵子薇 《技术经济》2022,41(2):108-118
本文首先通过计算中国对拉美七国四类制成品出口密集度等,分析中国对拉美地区制成品出口结构;通过考察中国和拉美七国生产要素结构变化情况对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作深入分析,以期探究中国对拉美制成品出口结构背后深层次原因。然后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分别从总量视角和技术结构视角探析中国对拉美货物出口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中国货币自由度、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水平对中国向拉美出口总量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技术类别制成品出口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为实现中国对拉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拉美地区经济更快发展,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7.
罗军 《经济前沿》2011,(2):131-140
2005年以后,中国结束了长达50多年的短缺经济,进入产能过剩与资源约束为主的新短缺经济阶段,主要体现为"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生产能力双过剩"和"资源性生产要素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双短缺"并存。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从短缺经济——后短缺经济——新短缺经济的演化过程。第一,1978-1996年,短缺经济阶段,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双短缺;第二,1996-2005年,后短缺阶段,主要表现为生活资料基本过剩,而生产资料存在短缺和不足;第三,2005年以后,新短缺经济阶段,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双过剩",资源约束与市场约束"双约束"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68.
本文引入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比分析环境约束和无约束情形下的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生产率增长状况。进一步的,本文分别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技术进步指数及技术效率指数作为生产率增长指标,选取资本深化、行业规模、科技投入、环境污染和行业属性作为解释变量,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环境约束下生产率增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忽略环境约束会低估制造业技术效率水平及其指数,但会高估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对生产率增长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9.
从紧的货币政策是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需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信贷经营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挑战,分析政府信用主导下银行信贷经营的约束类型是研究银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0.
中国农村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养老保险事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为解决农村地区养老问题,中国于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不论是制度设计本身还是制度运行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湖北省某市试点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农保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养老保险立法是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