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利用生物发酵法生产黄腐酸类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物发酵法生产黄腐酸类物质,尚处在开发探讨阶段,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几年来开发利用生物黄腐酸类物质的体会,对生物发酵法生产黄腐酸类物质技术的生物化学理论基础,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以及黄腐酸类物质的抽提等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2.
陈华强 《现代食品》2022,(3):191-195
目的:本文采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发酵菌种,考察发酵液中次黄嘌呤前体物质的质量浓度与发酵产率的关系、次黄嘌呤前体物质加入方式与腺苷产量的关系,以研究提高腺苷发酵水平的补料发酵工艺.方法:利用摇瓶、50 L发酵罐、10 m3发酵中试罐,整合补料与溶解氧的发酵过程调控,进行逐级放大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3.
为了消除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影响,建立了高碘酸钠滴定法测定棒酸发酵液中甘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8.5%,RSD值为1.69%。本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用于发酵液中甘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4.
杨潇  周唯  张燕 《现代食品》2021,(6):181-187
本研究以新鲜的苹果和香蕉皮为原料,以红糖、糖蜜等为糖原制备发酵液,采用品红-亚硫酸法测定发酵液中的甲醇含量。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发酵原液进行为期3个月的测量,分析发酵过程中甲醇含量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以香蕉皮为原料的发酵液中,糖蜜发酵液的发酵速度相对较快,且甲醇含量较低,糖蜜更适于作为香蕉皮发酵液的糖原。以苹果为原料的发酵液中,糖浆发酵液中的甲醇含量相对较低,糖浆更适于作为苹果发酵液的糖原。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不同发酵液中甲醇含量最大值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规定最大限定量2 g·L-1,且在发酵90 d后甲醇含量均未超过0.2 mg·mL-1,因此自酿水果发酵液中的甲醇含量是安全的,不存在消费者所担心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5.
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其商品化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成为了许多研究的热点。1,3-丙二醇的生产方法有化学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两种,而生物法与化学法相比,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副产物少、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已成为各国研究的新焦点。对国内外1,3-丙二醇生物法生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包括其发酵工艺及生产的现状,探讨了1,3-丙二醇生物法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6.
压力脉动生物反应器与固态发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生物固态发酵反应器的现状及其新发展——压力脉动生物反应器在产业化中的成功应用。评述了压力脉动生物反应器的出现背景及其对生物发酵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柠檬酸发酵过程的神经网络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柠檬酸发酵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仿真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适用于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场合和参数时变的系统。  相似文献   
48.
番茄红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过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番茄红素的发酵水平,筛选了最优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在发酵过程中补加其所需的营养物质,得到一个稳定的配方,并对发酵过程补料进行了优化,番茄红素发酵水平达到2.4 g/L,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49.
玉米蛋白生物活性肽的研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蛋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独特的氨基酸,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得到大量的生物活性肽;介绍了微生物发酵制取玉米肽的方法、特点及其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和其利用;利用低价值的玉米蛋白发酵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好等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资源,大大提高玉米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0.
生料发酵对原料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以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对几种发酵增强剂在发酵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研究,复配3种酶作为发酵增强剂使用,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用量分别为5000、10000、15000U/kg原料,醪液总糖消耗率和淀粉利用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0.98%与91.78%,结果达到传统高温蒸煮与低温水解发酵工艺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