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9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财政金融   89篇
工业经济   157篇
计划管理   417篇
经济学   707篇
综合类   231篇
运输经济   14篇
旅游经济   49篇
贸易经济   205篇
农业经济   1833篇
经济概况   37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459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森林旅游产品的适宜性评价是森林公园开发旅游产品的主要参考依据,对于旅游产品开发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从产品的竞争力、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与定位、开发效益、外部协调性等几个方面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鸟语林产品的适宜性程度进行了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不对称对林产品经营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信息不对称现象对林产品经营的影响问题,阐述了林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内涵、基本表征、成因及其对林产品经营的具体影响,提出了林产品经营的新对策:一是加强林产品市场调研,充分掌握市场信息;二是注重林产品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三是讲求诚信经营,努力培养商誉;四是积极实施林产品的标准化经营;五是大力推行林产品的认证经营。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提出“碳化工艺连续化、活化剂复合化、活化技术组合化、活化温度常温化、干燥技术组合化和系统工程化”,应成为我国超细碳酸钙生产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并论述了我国目前超细碳酸钙生产技术的现状,用连续鼓泡碳化工艺来改造现有碳化工艺,并提出了超重力反应结晶法的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14.
林产品市场模型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林产品市场的数量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以时间序列数据为主。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理论在林产品市场模型中的应用,模型估计方法的改进,以及详细数据的获得,林产品市场模型越来越完善。文章对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主要建模方法,及其应用作一回顾,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作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戴火红  徐勤 《基建优化》2005,26(4):112-115
建筑外墙氟碳涂料克服了以往氟碳涂料不能常温固化的缺点,能应用于混凝土等无机材质的表面。由于其具有超耐候性等卓越性能,已受到业主、设计的关注和市场的认可,在外墙饰面中将得到广泛应用。文章浅析了外墙氟碳涂料的材料特性,阐述了外墙氟碳涂料施工阶段的质量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对某工程外墙氟碳涂料施工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秦岭北麓是陕西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资源涵养地。当地森林公园开发过程中,由于行政管理者与开发权利主体错位以及盲目开发旅游项目等,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秦岭北麓森林公园应采用绿色营销策略,包括采用绿色文化策略、绿色价格策略以及绿色产品等策略,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形成当地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利益和旅游者需求三者的统一,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2020年的30个省份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增量与碳排放增速,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边际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呈现区域性特征,在省域层面数字经济对边际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存在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人口集聚、城镇化的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18.
The Kyoto Protocol foresees emission trading but does not yet specify verification of (uncertain) emissions. This paper analyses a setting in which parties can meet their emission targets by reducing emissions, by investing in monitoring (reducing uncertainty of emissions) or by (bilaterally) trading permits. We derive the optimality conditions and carry out variou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ur applications suggest that including uncertainty could increase compliance costs for the USA, Japa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entral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might be able to gain from trading due to higher permit prices. Emissions trading could also lower aggregate uncertainty on emissions.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建立合理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了解现阶段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运用PRA(Participatory rule appraisal)即参与性农村评估和传统的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内生态建设补偿措施实施过程中的现状研究、问题分析,发现本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中的主要问题是仍然没有有效解决生态补偿的三个基本问题:补偿主体、补偿强度、补偿资金来源。生态补偿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制度化、法律化,有必要在政策、法律层面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Through Joint Implementationand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reductions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chieved abroad canbe credited to domestic firms. However, thetechnic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isksinvolved may prevent the private sector frominvesting in such projects. This paperdescribes three types of risks which emissionreduction projects are exposed to. Eleven pilotprojects carried out under the ActivitiesImplemented Jointly (AIJ) program and financedby Sweden are evaluated. Actual project costsare found to exceed projected costs in allcases. Annual emission reductions also deviatefrom their expected values and vary stronglyover time,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suchprojects are risky business. The riskmanagement tool 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isapplied to a sample of Swedish AIJ projec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versification canreduce the risks of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projects significantly. Thus, carbon funds area promising way of lowering the risks of theKyoto Mechanisms for private sector inves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