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29篇
综合类   72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00篇
经济概况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文艺 《价值工程》2013,(33):208-210
民生问题在近几年的两会上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改善民生已然成为我党的头等大事,民生中国日益明朗化。在政府和民众都关注的民生问题中,教育公平问题尤为明显。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公平,而是有效率的公平,由此,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凸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有责任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正确看待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在民生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并不断探寻当前我国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2.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能否
改善民生性公共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全国县级数据,运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民生性公共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总体上不利于民生性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在医疗服务方面,改革对人均医疗床位数的影响虽不明显,但导致医疗支出比重相比于改革前下降了1167%。在公共教育方面,改革对中小学生数占人口比重产生了负面效应,且导致教育支出比重较改革前下降了419%。另外,笔者还发现,改革对民生性公共服务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省份差异性和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63.
民生的概念在不同社会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是自国家起源以来执政者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是经济的规律,是社会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在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本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是改善民生的目的,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民富国强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64.
把民生思想贯彻于低碳景观设计之中,试图通过民生的视角寻找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低碳景观建设的创新途径.文章指出了当前低碳景观建设的紧迫性,阐述了民生视角的低碳景观的相关概念,明确了低碳景观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而从人性化需求、材料的综合运用、景观施工和养护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65.
张爱平 《旅游学刊》2020,35(4):51-63
农户生计多样化与维持传统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问题,旅游发展被认为是弥合二者关系的有效路径。遗产旅游地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问题的研究,可从实践层面揭示旅游发展环境下农户生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文章基于元阳县12个村寨401家农户的研究表明:(1)劳动力就业呈现非农化转移,农户生计由此分化形成务农主导、务工主导、均衡兼营、旅游参与、旅游主导5种发展类型;(2)非农化发展总体上对农地保护与利用形成负面影响,对旱地的利用变化主要表现在种植结构上,对水梯田的利用变化则表现在弃耕撂荒、农地流转、劳动力投入等多个方面;(3)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利用行为改变存在差异,生计旅游化转型的农户其传统农业生产维持不及留守务农农户,劳动力投入与省工性的物质要素投入行为改变明显,但在农地保有与劳动力投入方面优于外出务工农户;(4)旅游的弥合效应与遗产保护学界的理论构想存在差异,研究区弥合效应仅在旅游从业农户群体中有所体现,这类农户根据旅游从业特点、遗产保护要求形成了旅游化兼业模式,生计压力之下对家庭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促成了农户兼顾传统农业生产。遗产保护须多方审视旅游的正反向效应,在遗产保护基础和前提下,维持适度旅游发展规模以保持农户多产兼业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6.
This research evaluated trajectories of agrarian change following liberalization and deregulation of the coffee commodity chain, assess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arian class structures and livelihoods between 2000 and 2009 among landed coffee farmers from Agua Buena, Costa Rica. Simultaneous processes of differentiation, deagrarianization, and repeasantization are documented. Deagrarianization is identified as the result of either adaptive or maladaptive processes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out of agriculture. Repeasantiz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low external‐input agriculture driven by cultural norms of self‐sufficiency and labour flexibility within farm households. In order to ensure equitability and the continued viability of rural households in communities ravaged by commodity deregulation, aid and training need to be targeted towards resource‐poor households in two principal areas: first, to transition off‐farm livelihoods into stable and high return activities and, second, to provide the agro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for farming households to self‐provision and distantiate themselves from the market.  相似文献   
67.
这是一篇探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非援助的进程演变的文章。重点梳理了中国近五十多年的援非历程,并分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的援非经验,即:非政治化、发展一致与民生援助,分析了中国的援助对非洲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探究了中国方面在对非援助和对非交往实践中的一些不被重视的趋势,并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实现人的尊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人为本,既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实现的过程。公平正义是人的尊严实现的基本前提,自我实现是人的尊严实现的根本方式,保障民生是人的尊严实现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房价不断攀高现象的分析与研究,发现当前由于缺乏闲置土地的界定标准和处置方法,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开发商囤地、地价飞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象出现。经研究分析,认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结构的建设、开展闲置土地利用评价、征收土地闲置费、加强建设用地的批后管理,建立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体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70.
民生问题与民生经济是两个概念。民生经济首先应是民生改善经济;民生经济还存在民生逆转,民生被认为出现问题时,民生经济的概念就被第一次狭隘化了;民生经济还是基本民生经济,在这一层次民生经济取得了进一步狭隘的形式。最后,民生经济本质上是包容性经济。现阶段继续把民生与国计、民生与经济隔离的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在我国农民最"大"、农民最多,农民的民生解决得最不好,农民身上蕴藏着最大的经济发展潜力。所以,归根到底,农民问题是我国民生经济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