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5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85篇
财政金融   123篇
工业经济   250篇
计划管理   1218篇
经济学   1045篇
综合类   909篇
运输经济   31篇
旅游经济   159篇
贸易经济   510篇
农业经济   1859篇
经济概况   6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475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390篇
  2008年   456篇
  2007年   475篇
  2006年   484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961.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海蔚 《经济与管理》2004,18(11):48-49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顺应环境变化,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强调服务、强调团队协作、强调潜能开 发。在务实层面上,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62.
旅游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旅游地理研究的实践性,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实践需求的过程中,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呈现出研究领域、方法和应用的新特征。本文围绕旅游规划、旅游资源、旅游大数据和旅游实验方法等进行总结与展望,认为:(1)旅游规划是透视旅游地理研究发展的重要视角,旅游规划的知识域主要包括旅游开发战略与对策、旅游业与旅游企业、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等12个方面;(2)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面临文旅资源保护和整合利用的重大现实需求,为旅游地理研究带来了文旅资源的内涵与分类评价、普查信息集成与应用、普查技术与组织方式等新命题;(3)大数据背景下要求旅游地理探寻新科学问题,重点要关注大数据旅游统计测量模型和指标规则的规范,数据伦理与信息茧房,大数据旅游现象的地理效应和相关空间格局等研究;(4)实验研究方法在认识论层面从描述走向解释预测,在方法论层面从调查走向直接测量,为认识和理解旅游情境下人地关系的核心科学问题提供了“科学化”的研究路径。因此,面对新时代战略要求和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地理学应加强产业实践、研究方法和学科交叉研究,提升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963.
危丽  杨先斌  刘燕 《财经研究》2006,32(11):47-55
在对地方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运用Holmstrom和Milgrom(1991)提出的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精神,构建了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将土地资源禀赋因子引入该模型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据此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最优激励合约作出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设计激励合约时,中央政府应根据地区的土地资源禀赋、地方政府的Arrow-Pratt绝对风险规避度量、退耕还林实施绩效的变异性等因素确定地方政府的可变收益分配率,并让地方政府的收益与退耕还林的实施绩效直接挂钩。在此基础上,文章就提高地方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积极性提出了一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4.
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是公共治理活动中形成有效集体行动的重点和难题。为了克服“公地悲剧”,人们界定了各种各样的产权。然而这些碎片化产权却导致了资源使用不足的“反公地悲剧”。“反公地悲剧”给公共治理资源整合与共享带来了挑战。这既需要从宏观上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公共组织的整合能力,还需要对此做出具体的策略安排。  相似文献   
965.
浅析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资产。国家虽然拥有其所有权,但是相应的财产权益却很模糊,甚至是“虚置”的。建议认真处理国家与矿业权人关于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问题,并且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966.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迅速增长的条件下,人们对由于自然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引发的对环境的影响问题日益关注。建立一个以工业生态学原则为基础的循环型经济,对依赖资源消耗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极其必要和紧迫。本文在前人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对非再生能源的利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成为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根源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工业生态学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能源产业发展循环型经济的战略措施,同时认为战略的实施要靠社会成员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967.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测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测量方法,构建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测量指标体系,为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测量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8.
资源利用的法律问题随着人类生活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及资源稀缺性的加强而被重视。从资源保护的角度看,中国资源立法的缺陷,重要的不是公法意义上的资源管理法规的缺陷,而是私法保护体系的严重不足。文章明确了资源特许经营权的物权属性,提出资源特许经营权作为一种私权还需要物权法详细而具体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969.
刘青利 《科技和产业》2009,9(8):55-57,71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旅游资源质量的优劣、开发潜力的大小,为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资源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AHP法对河南林州市主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按照综合得分,将所考察的17处旅游资源划分为三级,较为客观和科学的评价了林州市旅游资源现状,丰富了林州市旅游资源评价的资料。  相似文献   
97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慧敏 《科技和产业》2009,9(3):28-30,49
在前人对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旅游资源评价模糊因素数量化,综合模糊分析、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的基本思想,建立了多因素、分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别求得旅游资源评价要素的量化值,从而建立科学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并在旅游资源价值评价领域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