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9篇
  免费   527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财政金融   3550篇
工业经济   447篇
计划管理   2577篇
经济学   1891篇
综合类   1291篇
运输经济   94篇
旅游经济   141篇
贸易经济   1515篇
农业经济   671篇
经济概况   103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482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862篇
  2013年   1370篇
  2012年   844篇
  2011年   1010篇
  2010年   707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786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749篇
  2005年   533篇
  2004年   364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其原因是:消费者承贷能力较弱;消费信贷操作不够规范;缺乏消费信贷的防范机制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若扩大消费信贷就必须营造有利于消费信贷发展的法制环境,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  相似文献   
122.
企业金融化在资本市场与金融市场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学者对企业金融化在审计领域的研究关注较少。以2010—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内部控制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在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即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业务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质量;来自四大的审计师具有更强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且连续审计中,其能更好地利用内部控制以应对企业金融化带来的风险;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监督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而内部环境、风险评价、信息沟通、控制活动均未能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化与审计质量领域的相关文献,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理论边界,同时也为推行建立健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3.
在资本结构、股权结构及市场价值三类多重关联关系下,研究了我国PE/VC持股对公司财务风险影响的多重传导效应。实证检验表明:我国PE/VC的介入会加剧其持股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危机,且在该影响过程中,资本结构波动和市场价值波动会增加公司财务风险,而股权结构波动可抑制公司财务风险发生。同时,股权结构波动的遮掩效应最为显著,资本结构波动次之,而市场价值波动的遮掩效应最弱。此外,这三类潜变量在该影响过程中的多重传导效应存在上市板块差异。  相似文献   
124.
以中国“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政策背景,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在控制其他因素并经过安慰剂检验、去除A+H股影响、改变周期范围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沪港通”主要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机制对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影响,其中,内部机制是对股价波动性风险控制,外部机制是审计师声誉风险与政府部门监管。  相似文献   
125.
外资自由化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境内外资本要素互联互通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微观企业行为。以我国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外资进入对我国本土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进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地,外资进入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严重、股权集中度更高和市场化进程缓慢地区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此外,在不同资本市场开放水平,外资进入对企业风险承担的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6.
以2013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及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样本,基于双边匹配理论探讨了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的匹配情况对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实力较强的会计师事务所倾向于与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进行匹配,呈现出审计双方综合实力相当的一种正向类聚匹配:当双方匹配程度越高时,企业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较少,审计质量越高;同时,当审计双方匹配度越高时,审计风险越低。上述结果证实了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匹配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并对通过双边匹配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为审计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7.
聚焦微观企业,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控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正向影响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这种影响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和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更为显著。(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风险担的正向影响只有在股权质押率较高和公司存在融资约束时才会发挥作用。(3)上市公司风险承担的提高可以促进公司价值的提升,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8.
企业发展过程中构建科学完善的法务制度对于企业和市场经济发展来说都十分必要。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激烈竞争中企业法务制度的重要性日趋显现。企业法务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的法务制度,妥善应对和有效化解企业法律风险,对企业依法经营管理、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9.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推动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自身稳定性弱、风险大,使得商业银行对其谨慎放贷,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论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现状及其风险形成进行分析,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策略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0.
股权众筹是公司通过出让股份获得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是近年来股权众筹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同时模式本身也暴露出了较高的投资风险。针对这些投资风险,论文从退出机制、外部审计和监管三个层面给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