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4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41篇
财政金融   62篇
工业经济   48篇
计划管理   221篇
经济学   653篇
综合类   447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8篇
贸易经济   216篇
农业经济   1093篇
经济概况   4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建立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德庆县气象局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系统试点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分析了试点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索如何建立以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为主的县级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2.
生态环境保护既是一个环境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的全球性问题。生态旅游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有机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两者结合具有相得益彰的环境保护价值,可有效地解决以往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农村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3.
魏少平 《价值工程》2011,30(27):328-328,F0003
将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宝鸡农业经济系统中,分析宝鸡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及路径。  相似文献   
104.
胡平波 《经济地理》2011,(9):1534-1538
在促使江西省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化生态的作用非常重要。传统农业文化催生了江西省特色农产品农户种植群;在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交融中,催生了各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社会网络根植性与社会资本的集群文化,降低了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同时增加了交易收益,从而使得集群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生态的内部结构优化、外联结构优化及纵向结构优化是集群发展的文化根源,并以江西泰和乌鸡产业集群为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5.
日本稻作生态农业发展途径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星辰  杨振山 《经济地理》2011,31(11):1891-1896
生态农业通过农业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水稻是日本重要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和总结日本稻作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与模式,尤其是在稻鸭(鱼)共作等有机农业生态模式、农业耕作技术和水稻多功能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为我国水稻生态种植生产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6.
根据2008年对山东寿光样本农户生产无公害黄瓜和西红柿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了其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了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平均技术效率低,主要原因是部分要素投入过剩和规模不经济;获取科技信息和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对提高农户生产无公害蔬菜的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利用两种测算方法所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7.
我国都市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构建了都市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并比较分析其差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位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城市的发展水平偏低。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借鉴发达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都市农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广西农业发展的危机与机遇并存。自贸区的各种政策对广西特色种植业、特色林业和特色养殖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广西要加大对特色农业的科研投入,加快构建广西—东盟科技合作平台;加强对农业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09.
秦建军  武拉平 《财贸研究》2011,22(3):19-27,85
基于对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村贫困减少之间关系的考察,理论推导发现: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约束下,财政支农投入增长的农村减贫效应呈现边际递减规律。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间,总体上,财政支农投入对农村贫困缓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短期内,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对农村减贫效果较为明显;而长期内,财政支农投入的农村减贫效果趋于平稳。短期有效长期平稳的减贫效果,要求政府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具有持续性。  相似文献   
110.
彭荣胜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41-44
文章提出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牺牲中心区发展速度等约束条件下,促进中部传统农业大省外围区与中心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即加快外围区农村综合改革,培育与壮大外围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省级边界区域的开放与合作。在这一方案的贯彻实施中,应当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强化外围区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作用,推动边界区域一体化合作组织的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