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6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56篇
财政金融   101篇
工业经济   120篇
计划管理   533篇
经济学   982篇
综合类   227篇
运输经济   33篇
旅游经济   111篇
贸易经济   310篇
农业经济   863篇
经济概况   36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81.
市民文化消费空间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自然表达方式。近代上海市民文化消费空间从四马路向大马路的拓展,不仅演示了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近现代化过程,亦表明了资本主义经营的一种空间策略———即它在生产实体性消费空间的同时,也在生产相应的文化心理空间。近代上海市民文化消费空间,在为市民提供必要的休闲娱乐场所之外,还承载着开展社会交往、传递近现代意识、融通中西文化、结构政治性“公共领域”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982.
财经类高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及其融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是中外教育家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大课题。欧美的“博雅教育”、日本的“教养教育”和中国的“素质教育”,都是对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高级人才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对财经类高校来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三个途径:一是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本素质教育;二是以实践训练为桥梁,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与提高;三是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层次,营造健康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83.
游客空间流动规律有利于区域旅游合作和区域旅游线路组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行为地理学相关概念和理论,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总结了太白山景区游客空间流动规律,并给出了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公园游客中有76.5%以西安为中心依托城市,52.6%选择共同游玩法门寺,41.6%游玩后直接返回,旅游流空间结构不均衡。  相似文献   
984.
区域结构演化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生产活动的区位选择、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家庭居住区位的选择也均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由于各区域之间在发展要素占有上的不平衡以及事实上存在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制度的不一,区域间分工与产业布局差异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其合理、协调与否,势必也会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5.
从空间经济学发展历史来看,空间经济学发源于一般经济学,是一般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并运用一般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经济空间。由于经济空间的复杂性、独特的结构与不可完全测度性,二者开始分离,然后不断融合,但是空间经济学还没有完全融入一般经济学。空间问题成为经济学的前沿,二者的完全融合有待于双方的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86.
“山居玖式”以“行望居游”分类山居的方式引发了“将身体运动与山居空间建立转译关系”的思考。基于此启发及园林调研,将“行望居游”的山居方式与典型的山居基本空间建立转译关系,并以空间图解的方法解析归纳出螺旋式、取景式、山房式、回环式、山梯式、并联式、穿越式、点景式8种典型的复合山居空间模式,旨在以“空间”视角深化对园林的认识,并提供园林设计的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987.
李佳雯  郭彬 《技术经济》2020,39(4):112-119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重要主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本文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同时基于地理邻近视角探析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相关性、集聚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耦合协调度且时间上持续上升,空间上整体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特征。此外,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正自相关关系,不同聚集区在时空演变中表现出一定的收缩和扩张。  相似文献   
988.
空间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是这一趋势在国内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具体体现。作为我国环渤海经济圈这一第三增长极核心的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虽经过20多年的磨合。但仍处在总体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以空间经济一体化为立足点,理顺相关环境,促使地域内各方加大改革力度、各展其长、加强融合,是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走向深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89.
以重庆市渝北区35个乡镇为研究对象,建立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诊断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按其分值将35个乡镇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划分为四个级别,并以ARCGIS9.0为技术平台,分析区内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区内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化趋向在西南——东北方向上为最大,与之相反的方向为变化最平缓的方向;重心位于渝北区西南方;MoranI为0.13,各乡镇土地集约利用趋向聚集,但聚集程度不强。  相似文献   
990.
何建洪  陈颖  李林 《技术经济》2020,39(7):43-53
从影响我国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内生性要素出发,分析了其当前战略中市场导向性和技术导向性与国际化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从资源角度探讨了企业创新能力禀赋的中介传导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目录中建有海外研发机构的25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泊松回归对理论分析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存在显著国际化研发战略意图的我国企业来说,其当前战略的市场导向性对国际化研发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战略的技术导向性对国际化研发具有显著的激发作用;创新能力禀赋对国际化研发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在战略的技术导向性影响国际化研发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传导作用。因此,顺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树立创新为本的战略导向,构建创新发展理念和创新文化传承,强化创新资源和能力的持续积累是我国企业推进国际化研发战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