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7篇
  免费   649篇
  国内免费   134篇
财政金融   285篇
工业经济   191篇
计划管理   2285篇
经济学   2222篇
综合类   1276篇
运输经济   142篇
旅游经济   193篇
贸易经济   624篇
农业经济   5714篇
经济概况   140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623篇
  2019年   380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485篇
  2016年   510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865篇
  2013年   842篇
  2012年   1070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1071篇
  2009年   906篇
  2008年   874篇
  2007年   807篇
  2006年   779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前,“三农”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整体现代化进程。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的各种旧体制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深化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实现体制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82.
改造小农经济是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艰巨的任务之一。本从家庭经营、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农地制度创新等5个方面总结了理论界对小农经济改造的争议与研究,并认为改造小农经济应以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3.
论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地位不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缺少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物权制度设计,传统上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公有制设计是从政治经济的意义出发的。在坚持集体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认可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民法上的私权利大有裨益,由此也有必要赋予每一个“农民集体”以法人地位,并精心设计该法人的治理结构,从而成为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得以实现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相似文献   
8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项目开发审批过程。为了提升城市规划项目中的公众参与,可将其作为正式制度纳入城市规划工作程序中,促进编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积极引导各级群众的参与,实现真正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85.
随着时代发展,独居、年轻化已成为租房人群的关键词。观念的升级和住房租赁政策的完善,使得90后的置业观悄然改变。经过市场调查,市面上还没有针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的长租公寓,多数是针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上班族。因此,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仅仅通过政府采取措施远远无法满足。论文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及市场微观细分因素中的人口因素、地理因素、行为因素等方面对“不期而寓”——青年城市配套综合体进行了分析,为项目的推进提供可靠的数据和科学性支持。  相似文献   
86.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洪涝问题日益突出。论文选取东北地区某老旧小区,利用暴雨管理软件SWMM构建了该区域降雨径流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设计下的雨水管网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模拟了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组合布设的径流控制效果。研究得出,采用LID措施后可以有效控制区域径流总量、削低流量峰值、改善节点溢流情况。  相似文献   
87.
基于世代交叠理论和劳动闲暇理论以及CFPS数据,从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情况与收入情况两个层面实证分析商业养老保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养老保险一方面通过提高家庭养老保障水平的方式影响家庭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转移收入的方式影响家庭土地流转规模。参保商业养老保险对于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还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88.
章波  王晨  黄贤金 《经济地理》2007,27(4):584-588,594
我国资源支撑粗放型经济增长已经难以承受,建立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体系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设计了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的分析框架,是一个具备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层→资源利用效率分析层→应用层的三层分析流程。从重点行业和典型企业两个角度对南通市分别采用聚类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其产业的资源利用状况和效率,发现其产业结构陈旧、加工层次低,仍以高耗能、高污染排放的行业为主,但其资源减量和提高效益的空间较大。最后提出根据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排放确定的产业调整重点,把握调整力度,加快资源节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资源型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89.
Conservation is a crisis discipline requiring rapid action with limited fund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otential of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to predict forest use values. If natural resource use can be predicted from socioeconomic data, conservation planners could rapidly identify and focus conservation programs on the sectors of local populations that most intensively utilize local flora and fauna. Families in three communities in the northern Peruvian Amazon were surveyed over a 6-month period. Data were collected on use of flora and fauna from six locally determined use categories (food, medicine and poisons, wood, weavings, adornments, and “other”) in forest types of three age classes (fallow fields—very young forests, young secondary forests, and old secondary forests). Forest use values were the dependant variables calculated in $/ha/year.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included: age, education, family size, residence time, land worked, land owned, number of fishing nets, chickens, pigs, cows, and/or mules owned (all proxies for productive assets), and level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ability of informants to correctly identify forest species and answer basic questions about their biology). Ordinary least square multiple regressions were run independently for each forest type. Regressions were also run separately for the two most valuable use categories, food and wood. Low R2 adjusted values (all < 0.3) reflect the difficulty in predicting human behavior due to confounding variables and complex interactions. Residence time and a household's community of residence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forest use values. Households in Vista Alegre, the community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of people and smallest landholdings per household, extracted the highest value of forest products per hectare. The longer a family stayed in any community the higher the value of forest goods they extracted. If families that lived in an area longest are the most intensive extractors of forest products, they should be a major focus for conservation programming. In addition, the higher value of products extracted from forests by some families may make them more open to strategies seeking to protect long-term viability of the resources they utilize. The importance of residence time also indicates that planners need to account for changes in the resource use patterns of stakeholders over time.  相似文献   
90.
通过实地抽样调查,摸清了广州市区近3年建筑竣工的商品住宅分行政区、分地段、分类型空置状况并分析其原因。认为广州市房地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不要忽视商品住宅的空置问题,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化现有空置住宅,以利于广州市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