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五月的花海迎来了又一个五四青年节。在此,我们向农发行系统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92年前的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在中国社会的  相似文献   
93.
父亲.母亲我父亲彭湃,1896年出生于广东海丰县一个大地主家庭。祖父很重视对他的教育,1917年父亲东渡日本留学,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日本接受了马列主义和许多进步的思想,并经历了"五四运动"。1921年,父亲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曾经致力于办教育、办报纸,但后来决心放弃无谓的笔战,而下定决心到农村去开展实际的革命运动。1922  相似文献   
94.
宋琼 《中外企业家》2013,(3S):259-260
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社团繁荣时期。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救国团是五四运动前规模最大的社团,是由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发起,组织和成立的目的在于抵制中日政府签订的《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虽然由该社团发起的救国运动最终因中日政府联合镇压,且因缺乏群众基础而最终沉寂。但是在它的引导下,促使中国近代学生运动走向了高潮,为中国人民的觉醒和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陈卉 《大众商务》2010,(12):302-302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异常活跃的年代,在爱国主义情绪极其高涨和国货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主义广告应运而生,它代表着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和中国民众特殊的情感倾向,其产生和发展都刻着独特的时代印记。本文将探讨民族主义广告在五四运动时期之所以如此兴盛,有怎样的时代背景,及其表现形式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6.
刘士岭 《宁波通讯》2011,(12):44-45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也是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革命风暴很快席卷宁波,促进了宁波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他们迅速接受和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打破了宁波思想界、知识界的沉闷空气,吹响了宁波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引起了巨大的思想震动。  相似文献   
97.
五四杂感     
高续增 《银行家》2012,(5):134-135
又逢五四。最近读了几篇关于五四运动的文章,感慨良多,特作文以纪之。年年说五四,年年新话题五四运动已经注定成了中国文化与社会转型的永恒问题。90多年来,人们对于五四运动的认识、再认识、反思、再反思已进行过多次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地发现,许多关于五四运动的论题并不像人们初次思考的那样,能够最终得出一个"定论"供后人们自信地放心地享用,而是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转型、社会形态的深入转变,以及外部世界的新变化(尤其是当今最先进的西方世界遇到危机的时候)得出一个又一个新的评  相似文献   
98.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中国的意义,无论从政治、思想、文化抑或社会等领域,都有着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梳理一下近十年(1998年-2007年)以来五四运动(本文就“广义”的五四运动的而言)研究现状和动态。从宏观层面看,五四运动的研究领域、研究层次、研究阶段、研究路向呈广泛化、深入化、明确化、多样化的趋势;从微观层面看,五四精神,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意义,“五四运动”名词的提出时间,“五四时期”时段划分等具体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成果。当然,五四运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一)研究的不平衡性;(二)缺乏评论的主体性;(三)概念运用的“模糊性”。因此,我们在今后的五四运动研究过程中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加强对五四运动中非主流人物的研究;2、加强对五四运动中各种群体、团体、学派和出版物的研究;3、对五四运动中的国内外各种力量的制衡与消长状况、相互关系、实际效果以及其深层原因等分析与解构;4、加强对与五四运动相关的重要概念的论述和论证;5、加强对五四运动与其它重大事件的关联研究;6、推进五四运动的区域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
刘中锋 《魅力中国》2013,(8):351-351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共一大召开的情况,着重分析了陈被秀为什么没有参加一大,反而被选举为中共中央局书记,主要从他的贡献和以及他在中共的影响等五个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宁波通讯》2009,(5):34-35
万物生机勃发的五月,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90周年。 90年前的五月,军阀当政,风雨飘摇,为抗议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的无理决定,身在人生春天、心系天下安危的三千多名北京学生发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