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175篇
工业经济   41篇
计划管理   191篇
经济学   347篇
综合类   153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47篇
农业经济   37篇
经济概况   21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年前,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分析政策效果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本文在比较现有的三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情况,对DD-AA模型作了三点改进,并用实证的方法建立了适合中国的DD-AA模型,然后分析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效果,最后对如何加强政策协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的分析 ,证明组织的充分存在理由 :组织是经济人实现其目标的手段 ,组织理论应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的前提。首先 ,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进行全面分析并找出其不足。其次 ,分析组织存在的意义以及组织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的支撑和前提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悖论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逻辑在中国现代化中的表现:中国现代化需要利用资本的力量,但由此必然会产生一系列阻碍现代化的因素。这种现代化悖论决定了中国必须在克服矛盾中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路径是建立社会主义力量主导的资本形态多样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本运行和发展的全过程中限制与消灭剥削,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行政垄断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性垄断虽然对社会经济有着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但却可以存在,诺斯悖论给予了完好的诠释。诺斯悖论说明国家具有双重性,即始终面对着社会产出最大化和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的双重矛盾。行政垄断的存在就在于国家的消极性在起作用。本文从财政收入,利益集团对打破行政垄断的深刻束缚角度分析了行政垄断存在的机理,并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打破行政垄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悖论思维帮助个体发现对立事物间的联系,有利于创造性想法或创意的生成,但过高水平的悖论思维极易导致认知过载,使个体无暇顾及需要想象力和灵感的创造性活动。基于"过犹不及效应",本文提出悖论思维对员工创造力产生非线性影响。同时,根据能力-动机-机会(AMO)的理论框架,探索个人学习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调节聚焦行为的调节作用。本文认为:悖论思维与员工创造力呈倒U型关系,个人学习能力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传导作用,领导促进型聚焦行为强化了变量间的间接关系,而领导防御型聚焦行为削弱了变量间的间接关系。通过对313名员工的三阶段调查分析,数据支持了本研究提出的假设。虽然适度的悖论思维有助于员工提升学习能力,但过度的悖论思维反而会降低员工学习效率进而削弱员工创造力,领导调节聚焦行为决定了员工是否能完成学习能力到创造力的转化。研究结论为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引导企业通过甄选员工和调整领导行为来激发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王传辉 《当代金融研究》2022,2022(1):111-125
“利益平衡说”被认为是知识产权法之基本原则或基本精神,旨在平衡权利人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冲突,并以此解释知识产权法的制度构成。依自然法理论,知识产权之正当性因其自然获得性,相关权利与限制是确定权利的正当边界,维护以个人权利为基础之社会契约。功利主义理论则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实现社会效用之必要工具,经由排他性权利及其限制来达至社会效用最大化。无论限制或保护权利均有可能产生对权利或社会效用的正面或负面作用。由此,利益平衡的二元价值目标论值得商榷。知识产权法的根本问题是以个人权利为导向还是以社会效用为终极价值之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刍议东莞经济发展的"资本悖论"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正全 《经济前沿》2004,56(9):20-22
本文通过对东莞1991-2002年间内资过剩与外资增长同时并存现象的考察,深入剖析了东莞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换的内在原因,指出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东莞在其现在产业集群中所处的位置构成了其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在威胁,文章还针对东莞现在发展模式存在的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自然.社会—生态悖论思考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生态悖论的概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实质、解决的方法以及对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艳 《现代财经》2004,24(3):23-27
农业科研投资的效率取决于先进的技术和保证这种先进技术顺利实施的有效的制度供给。本文主要从妨碍农业技术进步的现存制度入手,指出农业科研投资的公共产品性质使市场作用失效,政府应务必担当起农业科研投资主体的重任,同时要完善农业科研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的经费管理体制,制定有效的制度,抑制科研经费的流失,提高科研经费的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主观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个体的概率分布可以由行为的偏好导出,并且理性人的行为选择应该遵循主观期望效用理论,但是,埃尔斯伯格悖论显示了没有一个主观的概率测度,而且实际行为的选择并不总是和该理论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围绕埃尔斯伯格悖论,展开了行为决策理论应该是规范的还是描述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