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25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160篇
经济学   249篇
综合类   77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89篇
农业经济   32篇
经济概况   26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工商银行IPO的成功,不仅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转折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国有银行的综合改革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推动全球最大IPO圆满成功的三大关键因素:一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中国工商银行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三是相对较好的发行时机、银行绩优股的“示范”效应及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工商银行IPO的圆满成功,表明中国国有银行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及巨大的成长空间,并已成为新时期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推动战略转型、创造长期投资价值则是已成功上市的新型国有控股股份制银行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62.
截止零三年底,四大国有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占有率已降至55%,06年外资银行的进入,这一数字还将有更大的下滑!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捍卫自己的领地,改变国有银行的竞争劣势,是我们不可脱卸的责任。对国有银行来说,在营销领域至少有以下工作可做:普及营销思想,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国有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用各种营销手段推动金融业务;强化晶牌意识,充分发掘国有银行的先发优势;建立健全营销审计制度,加强内部监管。若四大银行做好了以上营销工作,我们就无须再发动什么“监管风暴”啦,漂浮在国有银行上空的也将是片片祥云!  相似文献   
63.
"双过剩"下国有银行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能过剩及其度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日益过渡到过剩经济。产能过剩成为经济生活的常态和最重要表现。产能过剩根据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适度产能过剩、严重产能过剩和经济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产能过剩是大多数行业的正常现象,比如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90%之间;严重产能过剩则是该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产品库存增加,设备利用率下降,价格大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亏损增加,严重产能过剩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经济危机则是全社会普遍的产能过剩扩张到经济无法承受的程度后,…  相似文献   
64.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3月18日在“2006年金融专家论坛”上称,在建行、工行、中行等3家国有银行基本完成战略引资后,市场上开始生出一种“国有银行引资排斥民营资本”的看法。针对这种“排斥论”,他认为国有银行的引资要区分资本准入和机构准入,不能笼而统之。在基本完成战略引资的3家国有银行中,建行所引进的投资者均来自境外机构;中行和工行除引入境外投资者外,还将引入社保基金这一境内投资者。对此,唐双宁说,国有银行的资本准入对民营资本从未限制,民营资本可参股,目前已有一批民营资本参股甚至控股的商业银行。不过,在此过程中对银行…  相似文献   
65.
1999年和2004年,国家组织四大国有银行,向华融、东方、长城、信达等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剥离不良资产25769亿元,为国有银行消除了绝大部分不良资产。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在国家已经明确表态不再为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买单的形势下,新不良资产只能依靠商业银行自行消化。为适应新形势下不良资产转化工作的需要,商业银行除了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还应另辟蹊径,创新处理不良资产工作方式,提高不良资产工作实际效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66.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对国有银行改革的讨论应立足于其初始条件,国有独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不相容,国有银行具有特殊的职能边界———金融支持国家经济增长;在我国特定的历史阶段,国有银行改革应遵循两种截然相异的路径:完全的股份制或国有独资,而国有控股将导致较高的道德风险;机构利益的独立性并非国有银行的专有问题,通过激励机制设计应该保持国有独资银行的利益从属于中央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和人力资源在不同的改革思路下会具有“历史包袱”和“历史财富”的或然双重性质,关键在于能否从时间序列上观察银行绩效;银行改革成本只能是因支持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所付出的代价,这一代价的跨期承担优于即期摊销。  相似文献   
67.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是:以信贷传导为主渠道。现行商业银行体制对信贷传导渠道的制约的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性。疏通货币主渠道要求是:深化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大力发展非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68.
张强 《济南金融》2004,(11):35-37
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突出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以农业银行临沂市分行为例,对其不良资产分账经营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69.
作通过对目前跨国公司金融服务的新需求、国有银行在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开展跨国公司金融服务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0.
要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所需要的巨额资金投入,当务之急是要疏通和拓展资金融通渠道,进行适时的路径选择。建立市场主导型的资本形成模式和直接融资的支持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这既是激活东北金融产业,提升金融投资体系整体活力和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现经济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