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末清初的才子佳人小说在主题上表现出明显的模式化倾向,大多数的才子佳人小说都体现了在"情归于理",以及对女子才华的张扬和世俗化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2.
就这么出发了,带着一点点的神秘、一点点的期待、还有一点点的放纵。我逃出城市,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但,怎么也未科到我会对丽江产生如此深厚的情愫。丽江的风、丽江的雨、丽江的水、丽江的桥、丽江的纳西古乐、丽江的东巴文字、丽江的古朴凝重、丽江的委婉鬼魅、丽江的才子佳人、丽江的灯火阑珊……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3.
王晓霞 《全国商情》2010,(12):38-40
碧湖青山、烟雨古镇、才子佳人的故乡。琵琶评弹、苏秀华彩、书香幽兰、诗情画意、修身养生、清雅梳妆、行舟丽影构成梦幻唯美的清雅音画,写意江南醉人的风景与风情。一段中外情缘、一部梦幻江南……《江南之恋》音乐电影的推出创造了隆力奇发展神奇、神话、神圣的品牌力量。那些唯美的画面连同隆力奇的百年梦想一同写进了记者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从中窥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佳人知道了什么叫“缠绵悱恻”,流言家了解了“宫闱秘事”,孙中山感触到“革命的必然”,毛泽东洞察到其中的“阶级斗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财经学者更是以其火眼金睛洞察到其中所蕴涵的“理财之道”。《红楼梦》所传达的“理财之道”,可从王熙凤、探春二人身上窥得一些端倪。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商业经济比之前朝,异常繁荣,商业文化迅速渗透社会各个角落,当然包括文学。在明末清初期大量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也因此而打下了浓厚的商业烙印,考察此类小说,它从创作、刊刻,到阅读、流行无不是商业运作的结果。可以说,是商业文化催生了这一文学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邱江宁 《江南论坛》2006,(11):58-61
才子佳人小说所以能在清初的江南盛行.起决定性作用的外围条件就是江南仕女阶层的崛起。今人胡文楷的《历代才女著作考》著录了近4000位女作家的著作,其中百分之八十是明清两代的,而明清两代中,清代女作家有3500余人,而且,明清两代中的女作家,有百分之八十是江南女性。  相似文献   
17.
18.
李拉 《产权导刊》2011,(8):13-15
鲁迅在其《绛洞花主》小引中有句非常著名的话:“一本《红楼梦》,理学家看到了淫,经学家看到了易,才子佳人看到了缠绵,流言家看到了宫闱秘史”。喧嚣一时、并由金融创新引发的“艺术品份额交易”模式,让监管者与经济学人们看到风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的婚姻观历来讲究般配,所谓门当户对、才子佳人、俊男靓女等一系列说法都是这一传统观念的具体体现。但是,现如今的社会却是靓女嫁丑男现象屡见不鲜。且不说娱乐圈里此类现象司空见惯,就是普遍人家也有不少接受了这一现实。君若不信,不妨站在某个城市商业街头,  相似文献   
20.
代言这点事     
代言这点事很小,小到可以用“爱屋及乌”四个字来概括。套刚品牌学理论来说,就是利用次级品牌联想的杠杆效应来做营销传播.卑之无甚高论。伯乐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便能让无人问津的马匹身价十倍,这就是伯乐身上的名人效应与杠杆作用。当年副马柑如与卓文君这对才子佳人私奔到临邛一带当垆卖酒,其在当时的名声当不亚于如今的芙蓉姐姐、木子美、饶颖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