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69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118篇
经济学   124篇
综合类   86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66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7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11.
世界主要股票市场都存在IPO抑价的现象,现有理论多立足于信息不对称角度解释该现象。中概股由于上市企业的经营场所、经营业务、主要客户群体等均位于国内,因此对于国外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将更加显著。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除进行良好的信息披露之外,还可以依靠风险投资公司进行背书。本文从风险投资者与IPO抑价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风险投资者特征对IPO抑价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主要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风险投资异质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本文选取2019—2022年科创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会提高;风险投资机构资本背景的差异对IPO抑价率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对IPO抑价水平影响最明显的是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公司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影响程度中等,独立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影响程度最低。基于此,本文认为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上,不同背景风险投资机构的处理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3.
股权分置现象是长期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顽疾之一,我国IPO市场实现全流通以来,我国IPO市场的定价效率如何值得关注.本文选取全流通后的沪深IPO为样本,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OLS回归、Logistic回归、逐步回归等计量方法实证研究全流通下我国IPO抑价的成因,结果发现:第一,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引发的"全流通"并不能有效降低我国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程度;第二,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西方理论对我国股票市场IPO发行抑价解释均不强,"赢着诅咒"假说和承销商声誉理论在我国股票市场也不适用.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从IPO抑价以及长期市场回报的角度,考察H股公司中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否提升公司价值。研究发现,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能够显著降低IPO首日抑价,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因此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在控制了市值规模等因素之后,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公司能够在上市后获得显著更高的经过市场调整的累计超额回报(CAR)。本文研究在丰富相关学术文献的同时,对于我国境内资本市场刚刚开放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以52家在A股与H股两个市场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衡量样本公司在两个市场的IPO抑价程度以及上市后的中长期股价表现来比较两个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并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两个市场中影响IPO定价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A股市场的IPO定价效率显著低于H股市场,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改革A股市场折股发行定价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6.
本文以52家在A股与H股两个市场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衡量样本公司在两个市场的IPO抑价程度以及上市后的中长期股价表现来比较两个市场的IPO定价效率,并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找出两个市场中影响IPO定价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A股市场的IPO定价效率显著低于H股市场,针对此现状,本文提出了改革A股市场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7.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沪深主板市场IPO网下配售数据,以共同获配的方式连接构建机构投资者网络和拟上市公司的认购网络,探索网络结构对IPO定价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认购网络密度对公司IPO抑价率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认购网络的平均中心性与偏差中心性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影响机制发现:各机构投资者之间沟通交流越密切,报价的公允性越高,降低了IPO抑价程度;网络的平均中心性对机构投资者群体的议价能力有强解释力,平均中心性越高则议价能力越强,导致IPO抑价水平提升;在信息交流充分的情况下,网络的偏差中心性与响机构投资者内部的合谋压价行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对抑价水平产生正向影响。此外,当IPO市场热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合谋压价动机减弱,中心性对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失去发挥作用的基础;在发行定价管制阶段存在高价剔除比例限制,中心性的机制发生改变;询价对象中QFII的比例越高,网络密度对IPO抑价率的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18.
本文从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的角度出发,依照国内外学术界针对IPO市场高抑价现象的研究理论为基础,基于PE在国内发展动因,探究PE对我国创业板信息技术企业IPO的抑价效应。研究发现,从描述性统计上来看,PE支持对样本企业IPO抑价率的影响不大,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了PE对样本企业IPO抑价率作用不显著,同时发现发行前每股净资产、上网发行中签率和发行市盈率对IPO抑价有明显影响。进一步,本文对企业如何谨慎选择资金来源方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9.
杨鹏  张鹏雨  江文华 《现代食品》2022,28(1):159-161
本文通过不同熏蒸方式对储粮害虫的抑杀效果的研究分析,为选取合适的熏蒸方式抑杀储粮害虫提供参考,从而达到粮食储藏过程中的虫害控制,减少因虫害侵蚀造成的粮食损失.  相似文献   
120.
我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抑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证研究表明,显著影响新股发行抑价的因素包括承销商和发行人的择时因素、市盈率水平和发行规模;而发行政策的变化、不同的行业特征、新股上市首日大盘涨跌幅对于新股发行抑价的影响并不明显.承销商和发行人的发行择时能力主要体现在相对适中的时间间隔范围内(10个交易日和15个交易日),同时,短期内大盘走势(5个交易日)与新股发行抑价并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