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22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60篇
财政金融   5916篇
工业经济   2189篇
计划管理   5496篇
经济学   4169篇
综合类   1294篇
运输经济   213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4073篇
农业经济   1539篇
经济概况   3887篇
信息产业经济   91篇
邮电经济   9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52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691篇
  2020年   641篇
  2019年   722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508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927篇
  2014年   2181篇
  2013年   1803篇
  2012年   2276篇
  2011年   2235篇
  2010年   1928篇
  2009年   1998篇
  2008年   1985篇
  2007年   1676篇
  2006年   1509篇
  2005年   1658篇
  2004年   881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686篇
  2001年   537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22.
23.
企业研发(R&D)投入是创新的基础,而企业研发投入又取决于企业家的决策,其中企业家精神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关键因素。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究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因素并如何增强其影响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5~2009年数据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量化企业家精神的三个方面:经营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之后实证考察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家经营能力会减少企业R&D投入,而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则会显著增加企业R&D投入。并且,知识产权保护会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家精神,金融创新则会放大企业家精神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而所有权性质的不同也会影响企业家精神。本文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分析企业研发投入的驱动因素,为实现产业升级与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4.
25.
26.
《天津经济》2006,(6):F0004-F0004
在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力神公司深刻认识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始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做到生产—代、研发—代、储备一代。公司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5年还建成了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安全测试中心,这些都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7.
这是一个公平教育时代到来的信号——“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肓阶段学生学杂费、”这项政策的出台直接惠及中国9亿农民,原来“人民教肓人民办”的局面将变成“义务教育国家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也从主要由农民负担转变为由各级财政负担,教育体制的改革从今年开始将达到前所未有地广度与深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称之为“里程碑式”的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寻求破题的历史性变革,从此拉开帷幕。 《中国经济周刊》在对全国多所农村学校进行调查后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除了要面对投入相对滞后的困境外,还要解决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经费缺口等多种问题。[编按]  相似文献   
28.
《金融电子化》2003,(12):88-88
2003年9月,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金融展上,上海湘计正式推出了一款集多种国际先进打印技术和专业功能于一身,堪称"存打至尊,至尊存打"的存折打印机——HCC-PR3。该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打印速度快、纸张处理能力强和用户总体拥有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济南市房地产业发展情况和银行信贷资金投入房地产业的总量、结构、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新房贷政策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从规范和发展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0.
王影 《辽宁经济》2003,(8):44-44
1.宏观成本管理体制不完善,影响了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机制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国家对企业的直接管理变为间接管理后出现了该管而没有管的倾向,宏观成本监测、控制职能明显弱化,缺乏有效的成本社会监督。另外.在财务制度上,规定把企业成本报表作为内部报表处理,使国家对企业微观成本管理行为的调控失去了信息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