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9266篇
工业经济   121篇
计划管理   948篇
经济学   1286篇
综合类   454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336篇
农业经济   523篇
经济概况   14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4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998篇
  2012年   1159篇
  2011年   1122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904篇
  2008年   1120篇
  2007年   980篇
  2006年   834篇
  2005年   1051篇
  2004年   940篇
  2003年   954篇
  2002年   780篇
  2001年   876篇
  2000年   776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01.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器已成为银行各类业务系统重要的硬件平台。与PC个人电脑相比,服务器具有高可用性、高吞吐量、高伸缩性、结构复杂等优点。服务器可用性的高低、运行结构模式是否合理,都会对各个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103.
通过分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业面临巨大挑战这一大背景,树立起银行业必须“积极主动的进行金融创新、以创新求发展”的观念,进而探讨了加速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进程的应对措施。惟此,才能使我国的银行业在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4.
再寻生机     
银行业蓬勃发展和高额利润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从现在开始,银行家们需要准备度过难关.不管是否意识到,银行业发展周期中一个新的下降阶段到来了.过去几年中,银行对发展过热的电信公司和昙花一现的网络公司过度放贷,形成了大笔不良贷款.银行业恶性竞争导致业务利润摊薄,加上自身管理中的疏漏,如今恶果终于出现了.从统计数据看,银行收入在2000年达到颠峰,接下来的几年里增长速度远不及90年代.这意味着,已经受困于能力过剩的银行业将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所罗门美邦(SSSB)的伦敦银行分析家约翰·伦那德指出,"银行业顺流发展的日子已如明日黄花",尽管这一看法并没有公开,但资深的银行家们都对此深有同感.  相似文献   
105.
106.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青 《中国金融》2003,(4):48-49
国际银行业的购并趋于平静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的一轮银行业购并高潮后,国际银行业购并在21世纪的头两年逐渐趋于稳定。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银行业开始将主要精力从寻找合适的购并对象转向对购并结果的消化。从理论上分析,购并的潜在效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7.
108.
中国银行业并购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英国《金融时报》2002年2月25日彼得·马丁的一篇评论谈到了“资本唾手可得时代的终结”,既值得思索,又值得庆幸。我们要思索的是金融业中同其它领域一样,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我们要庆幸的,正如马丁先生所说,是银行的腰杆由于情况的变化,重新硬了起来,有条件再次说“不”了。过去10年全球经济的扩展于一年前终止。在这一漫长时期里,银行一直走一条“曲线救国”的道路,向信用资质很差的借贷者投降,以苟且偷生。由于过分通融的货币政策,信贷唾手可得。债券与商业票据市场繁荣;商业银行惟恐饭碗不保,争先  相似文献   
110.
一、提出"应对能力"命题的本质涵义是什么 目前,不少学者已就我国银行业为迎接"人世"挑战,而要提升应对能力问题形成共识.这种认识根植于我国"入世"后,中、外银行在神奇的金融舞台上展开的全方位竞争毕竟是一场实力的交锋,是否具有应对能力对中资银行来说至关重要.不过,有的学者将应对能力与竞争力等同起来,笔者不敢苟同.应对能力是一个泛义词,它一般被定义为中资银行应对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银行业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冲击的能力.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应对能力应当涵盖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冲击所需具备的生存力、竞争力和控制力.而界定这种应对能力既要有质的规定性,又要有量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