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实践表明,地方政府作用的发挥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地方政府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重视地方政府的作用已成为广泛共识。文章在剖析地方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绍兴市为例,通过回顾绍兴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从绍兴市政府本身、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运行机制及市场配套服务机制等视角探究绍兴市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绍兴市纺织产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的纺织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为了分析目前绍兴纺织产业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今后发展方向,文章试图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对绍兴纺织产业的市场结构及其成因、纺织产业组织的目标模式作一分析,并从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提高纺织产业市场集中度、发挥纺织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提高纺织产业技术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金融危机二次探底的背景下,成功嵌入全球价值网将对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和战略升级提供强劲动力.文章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基于全球价值网理论,深入分析了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现状和问题,并结合本地的综合比较优势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剖析.最后结合绍兴纺织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提出在全球价值网视角下促进传统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绍兴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1994--2006年,第一产业的平均就业弹性为-0.77,第二产业为0.21,第三产业为0.26。绍兴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变动的特点与绍兴集群经济发达的特点密切相关。绍兴集群经济演进及就业结构变动趋势对扩大就业的启示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把青年劳动力作为就业和创业扶助的瞄准点;保持灵活的就业渠道,弥补经济增速下滑的失业损失;发挥政府职能,降低自然失业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绍兴纺织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发现绍兴纺织品服装具有比较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而构成这一优势的主要原因是绍兴的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市场广阔、投资环境良好。绍兴纺织产业面对仍然存在的劳动力素质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R&D投入比重持续偏低等问题,其竞争优势正在受到严重冲击。提升绍兴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加大研发投入,增加产品科技附加值,提升出口竞争力;树立绿色纺织意识,加强绿色管理;开拓新兴市场,多渠道多方式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休闲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热点与趋势之一。在阐述绍兴市发展休闲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绍兴市发展休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面临的威胁,提出了发展绍兴市休闲旅游的对策:着重开发水上休闲旅游;打造夜绍兴旅游品牌;重点构建王牌旅游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大力推进商贸旅游。  相似文献   
17.
绍兴旅游建设中的文化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基于定量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绍兴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绍兴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为依托,充分考虑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影响,来确定绍兴旅游文化形象定位,进而提出发展绍兴文化旅游业的基本构思。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绍兴及其周围地区的实地调研和对相关资料的分析,作者认为,绍兴县是一个半城市化的典型区,并分析了其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前景.文章指出,半城市化的行政区不能没有自己的中心城市,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对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以及城市规划体制、土地规划体制等制度的不断制度创新是半城市化地区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绍兴纺织企业作为中国纺织业的典型产业群体在中东迪拜市场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初步站稳当地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行政进入成本和仓储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得到认可,陷入恶性循环发展中;面临同级产业链国家的竞争等。绍兴纺织企业应该继续优化品牌识别系统,将产品的信息正面告诉客户;提高产品质量,杜绝恶性价格竞争;培养文化融入观念和建立自我保护机制;开设服装厂,开展多元化经营;加强境外加工贸易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开拓非洲等新兴市场等。  相似文献   
20.
品牌逐渐成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专业市场品牌对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也因而越来越明显。文章在揭示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品牌内涵及其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对纺织产业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区际转移的作用机制,并以绍兴中国轻纺城为例,实证检验了理论分析框架和简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