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32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财政金融   1057篇
工业经济   644篇
计划管理   2519篇
经济学   2013篇
综合类   1739篇
运输经济   133篇
旅游经济   523篇
贸易经济   2262篇
农业经济   482篇
经济概况   97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462篇
  2019年   384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427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1138篇
  2012年   778篇
  2011年   941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718篇
  2008年   816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670篇
  2005年   535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2 毫秒
991.
为什么相同的经济基础,相同的地理自然环境的条件下,有的国家经济能够突飞猛进地发展,有的国家却停滞不前甚至越来越差?到底是什么因素促进了经济发展,到底有哪些因素造成了发展的不均衡?很多经济学者正在用数理经济的方法试图说明这一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应用到关于我国的经济分析中,去说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并促进我们去探讨怎样才能促进发展缓慢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关于经济增长论的非决定性分析的最新成果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韩函  李莜 《时代经贸》2007,(4Z):35-35,37
经济的多元化催生出许多新的经济思想,长尾理论可以说是在蓝海战略后又一个有着独到创新的思维。在主流经济的夹缝中成长出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长尾理论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只是将我们经常忽视的小市场推到了新的舞台。是逆向思维的经典理论。本文着重分析在实际案例中长尾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现象,且更多地表现为路径依赖Ⅱ.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发展模式、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和巨大的沉没成本等.要超越路径依赖,必须进行相应的技术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制度理论的中国B2B发展关键障碍因素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B2B发展的障碍不乏有人探讨,但是以前的研究者将不同模式的B2B当成一个整体,且论述缺乏理论依据。本文试图从制度和企业吸收能力的角度,构筑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来探讨不同的B2B制度模式的发展障碍。从制度的层面,我们说明了制度环境因素和旧有的制度对积聚型B2B模式的发展造成了障碍,尤其是当B2B运营者希图提供全程交易时。对于供应链型B2B,我们提出,由于新的B2B制度还处于萌芽期,企业B2B吸收能力是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旧有的制度通过制约企业对B2B的吸收能力,间接制约供应链B2B模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995.
产权理论的发展为会计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视野,也使会计本质研究更加深入,我国的产权会计学在此背景下亦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从我国现有的产权会计理论观点中总结了产权与会计的相互关系,并就在微观层面上如何运用该理论指导会计实践提供了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996.
从经济哲学角度分析了《资本论》,并简要介绍了其中的商品货币理论。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其历史变迁及商品货币理论中价值规律、劳动二重性、劳动分工等理论,从企业管理、政府干预、经济均衡三个角度,分析了商品货币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意义;从进步性、局限性、与时俱进性评价了商品货币理论。  相似文献   
997.
本文详细综述了金融网络理论在系统风险方面的应用。重点指出现实中的金融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征。对现实金融网络节点中心性的静态分析有助于寻找系统重要性银行,而网络结构变动的动态分析则包含预测金融危机和银行间市场利率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8.
投资者情绪对其决策有直接的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系数与其已有的投资业绩有关。本文在假设投资者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系数受其损益情绪影响的条件下,以投资者损益情绪效用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建立基于投资者损益情绪的投资组合模型,有效地刻画出投资者的损益情绪对投资组合决策的影响。采用上证市场的行业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并与Markowitz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情绪投资组合模型的组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9.
Competitive dynamics research, despite progress, lack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can extend the field's reach to address today's environment. Increasing stakeholder power and globalization are but two of the organizational and economic forces compelling a broader conceptualization of competition. Our framework expands competitive dynamics along five dimensions—aims of competition, mode of competing, roster of actors, action toolkit, and time horizon of interaction—that prove useful for contrasting the rivalrous and competitive‐cooperative modes and a new approach we call relational competition. We draw conjectures about the moderators, such as industry and culture, that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se forms of interaction, and conclude by relating our method to three discrete perspectives: the configurational, transaction cost, and stakeholder view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000.
To develop further insight into antecedents of the CEO's 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toward the firm, we investigate what might lead CEOs to identify with their firms. Although research suggests that CEO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an be quite consequential for the firm, little resear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s determinants. To predict how the special context of the CEO position might lead to identification, we consider a set of motives that members have for identifying with their organizations and consider how unique features of the CEO position might be relevant to those motives. Our theory and supportive findings help explain how the context of the CEO position, including variables often conceptualized as control mechanisms in agency theory research, can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subsequent CEO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