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23篇
计划管理   74篇
经济学   53篇
综合类   48篇
贸易经济   42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41.
纵观我国假日旅游的发展,正在走向转型升级的良性轨道。即:从热点异常火爆走向平衡协调发展;从跟风旅游走向理性消费;从单纯观光走向特色旅游;从长线旅游走向短线旅游;从团队式走向自助式旅游;从数量规模型走向质量效益型。  相似文献   
342.
市场环境的复杂引致产品竞争转变为产品价值网络之间的竞争,后发企业的追赶能力依赖于产品价值网络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包含后发企业新产品价值网络和在位企业旧产品价值网络的防降价均衡模型。通过数理推导产品价值网络各主体在降价博弈中的行为选择,进而分析后发企业为引导其他主体协同跟进、成功构建和运营新产品价值网络的策略安排。研究表明后发企业应该:(1)提高与模块供应商、互补品提供商的兼容度;(2)提高新旧产品的兼容度;(3)根据市场份额调整产品价格;(4)根据用户规模把控补贴额度和时间节点。研究结论为后发企业通过产品价值网络竞争实现追赶提供了重要见解。最后,结合华为鸿蒙系统案例分析了后发企业追赶策略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43.
文化服务产业消费“扩容”与“提质”对于中国当前消费升级至关重要。以2012—2016年中国1854部电影为研究对象,本文将每日电影院层面票房数据汇总至全国层面,构建“电影—日”全国票房数据。为避免弱工具变量问题,采用新近发展的套索(LASSO)回归选择最优的天气与空气污染变量作为电影首映周非预期票房的工具变量,识别了社会学习对电影跨期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受外生冲击影响的电影首映周非预期票房变化对于后续周票房存在显著的正向跨期溢出效应,且该溢出效应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进一步地,制作质量越高、事前质量信息不确定性越高以及市场偏好越集中,电影消费的跨期溢出效应就越明显。这一结果表明,社会学习是引致电影消费跨期溢出效应的主要机制,观察学习与社会网络外部性等机制并未得到实证证据的支持。总体而言,本文揭示了社会学习是影响电影消费“扩容”与“提质”的关键因素,从个体间微观互动机制这一全新视角为激发中国新一轮消费升级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44.
在经济全球化不稳定和全球产业供应链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将要迈入从“数量追赶”转为“质量追赶”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我国消费环节的重心是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升级。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传统快消品品牌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通过对消费升级背景下传统快消品品牌发展困境的分析,提出营销创新的对策,希望为传统快消品品牌继续在新的消费升级环境下破浪前行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45.
在分析东莞战略形势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驱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机制:构建知识创新长效机制;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建立孵化高科技企业的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资金引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投融资机制;建立产业财税诱导机制。  相似文献   
346.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new driving force for companies' innovation. Upgrading th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lays a foundation for companie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nnovate; therefor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upgrading on companie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intermediate mechanism. Using a sample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of A-share from 2011 to 2018, this study used the staggered difference-in-difference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upgrading on innovation input, innovation output and qu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upgrading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has a ‘double-edged sword’ effect on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mpanies. Companies' innovation input and outpu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but innovation quality decreases. Additionally,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managerial myopia are intermediary mechanisms for this effect. Our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evidence for companies to enhanc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