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运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邮电经济   20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近年来,随着邮政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发展,邮区中心局体制下的作业方式、作业组织和生产流程都在不断改变,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在此情况下,北京邮区中心局在加快企业发展的进程中,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从铸魂、立道、塑形等多层面入手,构建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系,把企业文化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发动广大职工参与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企业新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2.
薛志刚 《中国邮政》2007,(12):44-45
从2006年实施生产管理扁平化、生产流程标准化和生产操作规范化的"三化"改革以来,各邮区中心局在生产质量、运行效率、成本控  相似文献   
23.
一、我国邮政通信网的运行现状及其分析 自1992年我国推行邮区中心局体制改革以来,邮政通信网在大部分省市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体制向邮区中心局体制的转变。目前,邮区中心局体制的运行还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信息传递速度太慢,公众对此很不满意;同时,邮政企业也有自己的苦衷,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提高邮件传递速度的能力十分有限。如何妥善解决这个矛盾,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邮区中心局体制推行以来,一直处于逐步完善之中。然而,新体制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24.
易鸣 《中国邮政》2011,(1):56-57
随着全国邮政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南省长沙邮区中心局积极转变网运工作的传统观念,创新管理模式,从2008年起在全局推行网运成本效益切块目标管理,在近两年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网运效率与效益不断提高,生产作业流程不断优化,中心局功能不断增强,在打造邮区中心局核心竞争力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25.
孙勇军  翟恺 《中国邮政》2013,(11):21-21
“交接验收、勾挑核对、平衡合拢”是邮政生产经营中的传统三项基本制度。随着邮件处理的信息化、条码化和网络化,基于人工作业的三项基本制度制约了邮件处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2013年,济南邮区中心局根据集团公司的试点安排,在简化邮件处理手续和优化包状总包作业流程两个方面,围绕对传统三项基本制度的突破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6.
许葵 《中国邮政》1999,(9):23-25
我国邮政通信网(以下简称邮政网)是一个覆盖全国、组织严密、运行安全可靠的信息传递网络系统。邮政网的运行推行邮区中心局体制是它发展的关键。目前进一步统一认识,尽快解决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加快这一体制的推行,才能保证邮政网健康、稳定地发展。一、邮政通信网的构成邮政网可从网的性质、运行范围、时限要求、业务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1.按网的性质构成可分为实物网和信息网。实物网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收寄局所与投递局所、各级邮件处理中心和邮路组成;信息网是对邮政网的业务信息进行管理、控制和处理的综合计算机网。…  相似文献   
27.
每天晚上,位于北京东南郊的北京邮件综合处理中心通明的灯火,照亮了这片原先寂静的土地。生产车间内,在明亮的灯光下,在分拣机轻轻的运转声里,各种邮件或在分拣机传送带上快速前进,或在职工们的手中飞舞:大门内外,大型邮运车辆进进出出,装车卸车接连不断……自7月29日晚北京邮区中心局包裹出口作业区顺利转场,被人们称为“大平面”的北京邮件综合处理中心正式全面投产:7月30日凌晨,在“大平面”增开的干线汽车准点发车。  相似文献   
28.
在邮政企业公司化运营的新形势下,武汉邮区中心局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于2008年率先在内部推出并试运行了内部结算机制,初步建立起一套以劳动生产率、成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和质量合格率4项指标为核心的效益评价体系。在内部推进中,此举有效调动了中心局各单位的内在生产积极性,使上述指标得到有效提升,职工收入也同步提高,成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9.
《中国邮政》2007,(4):I0003-I0003
2006年,重庆邮区中心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全面推行了生产管理扁平化、作业流程标准化和生产操作规范化(简称“三化”)改革,一年之后回头看,“三化”改革使科学高效的生产运行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网路运行效率和效益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0.
邮区中心局体制的封发关系顾联瑜在邮区中心局体制中,邮件封发关系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十多年来对这个问题不浙探索、议论,逐渐明确了认识。但到现在还不能说认识问题已经解决了。70年代在研究制订我国邮政编码方案时,有的同志要全盘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