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9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通过重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测度了2007-201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水平及其空间特征,基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视角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以检验环境规制对城市化质量的门槛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省市城市化质量总体上逐步提高,但省域差异呈现出"四降四升"的双W型波动变化趋势。城市化质量省际间存在空间集聚分布格局,但异质性有所增强。冷热点空间格局表现出"东热西冷"的分布规律,环境规制对城市化质量具有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质量具有驱动作用,而能源消耗和收入差距则抑制城市化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数字化、智能化是引领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数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智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智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共同富裕。在区域经济发达程度较低时,数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妨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这种抑制效果将进一步削弱,直到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数智经济发展才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数智经济发展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提高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因此,各地区应加快数智经济发展进度,使数智经济的建设更有效地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金融科技企业投资数据构建区域间的金融科技空间联系网络,运用趋势面分析、模体分析方法、网络中心度以及网络社团发现算法分析网络的全局特征与结构特征,并运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探究金融科技网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金融科技本地关联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显著,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平衡性,外部关联网络演变逐渐复杂,呈现出由区域中心型网络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覆盖广度也明显提升。(2)省级网络与市级网络具有一定结构异质性,拥有关联趋向性的模体是金融科技空间联系网络的重要组成结构。网络社团发现有金融科技企业投向超越地理约束的投资模式转变。(3)网络自组织效应、节点属性效应、多维邻近效应均是影响金融科技网络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运用2011—2019年长三角41个城市面板数据,在对各城市私营工业企业TFP测算的基础上,通过面板计量模型探究数字金融对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且这种效果存在异质性;(2)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能够激发企业家精神,通过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中介作用,促进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3)数字金融对长三角民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随着数字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16.
徐乐怡  刘程军 《经济地理》2020,40(6):98-105,202
科技新城是大都市空间拓展新形式和高质量发展新载体。文章利用国家和省级的开发区数据,结合引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强联系主要为江苏—上海、江苏—山东、江苏—安徽三组。省级层面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长三角、京津冀两大较为明显的网络中心;国家级和省级的科技新城及其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国家级层面,科技新城空间联系总量的热点分布呈现出以长三角为主的热点区和西部地区为主的冷点区,热点区包含了福建、浙江、安徽、江苏和上海;省级层面的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的热点区演化,其中热点区主要位于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上海和安徽四个区域;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和对外开放水平、企业家精神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及其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引力模型、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剖析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与区域金融耦合协调的空间联系特征,并在多维邻近视角下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耦合协调空间联系格局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①整体上,区域创新与区域金融的耦合协调度逐渐提升,空间形态由多核心模式转变为组团模式,呈现高集聚特征,但两者发展错位及层级差距现象仍凸显。②空间联系在省级尺度的空间异质性较强,总量呈现下游高—中上游低的分布趋势;在地市级尺度,网络交织形成三大组团型的发展模式,复杂化与协同化趋势明显。③多维邻近效应明显,区域创新与区域金融的耦合协调在信息通道下更具比较优势,与此同时,基础驱动力(工业基础),核心驱动力(政府驱动、产业驱动、智力驱动),外在驱动力(区位优势、开放优势)等多重因素综合驱动耦合协调及其空间联系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各省(区、市)的新型和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新老基建耦合协调程度,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2011~2019年全国各省(区、市)耦合协调度平均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的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全国整体差异的主要原因;(2)我国省域新旧基建的耦合协调等级呈现东强西弱的空间格局,且耦合协调等级的省际差异有逐年缩小的趋势;高值集聚区域全部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区域,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及宁夏一些西部相对落后地区,且低值集聚区的数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V型”变化;(3)全国各省(区、市)新老基建耦合协调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政支出水平、市场化、城市化、产业结构及利用外资等因素均对新旧基建的耦合协调水平产生了明显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一建造合同》在内的38项具体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按照该准则的规定,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期末余额大于"工程结算"期末余额的差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即为本文所指的"未完施工".从实质来看,是建筑施工企业已投入工程实体而实际发生的工程成本及其所形成的毛利还没有得到业主结算批复的部分.可见,相对于应收账款,未完施工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风险更大,未完施工最终是否能够得到业主的批复认可,未完施工是否真实、准确与完整,不但会影响施工企业的财务状况,还会影响其经营成果.因此,加强未完施工的管理,对于施工企业夯实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强化风险管控、实现战略目标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测算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韧性及其子系统韧性的地区差距,并运用二次指派程序(QAP)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经济韧性差距总体呈现出下降—上升趋势,而社会、生态及城市韧性差距总体呈现出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不同韧性视角下各省内部地区差距明显,地区间差距是构成各韧性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QAP回归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缩小不同城市韧性及其子系统地区差距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分时期结果表明,相较于“十二五”规划时期“十三五”规划时期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缩小城市韧性地区差距具有边际递减效应,但正向影响依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