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基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构建包括能耗与排放指标的产业结构生态化指标体系,可涉及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可持续化三个方面。在比较分析1991—2013年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趋势特征与差异的基础上,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模型)对产业结构生态化与能源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探讨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对能源结构的短期与长期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差异明显,河北远远滞后于京津地区,京津冀总体生态化演进趋势缓慢;京津冀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对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长期均衡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最大,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分别以全国和浦东新区为基准,天津对滨海新区第二、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偏离情况进行测度,通过四组数据的对比来分析新区产业结构的偏离程度,由此来弥补该模型静态分析的局限性,旨在实现其最大的现实效果,并对滨海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我国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政治经济学理论界围绕着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本文将对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的争论作初步的综述。学术界关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否相容的争论,观点针锋相对。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派别,各派之间的观点迥异,派别内观点也不尽一致。1.关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够相容”的各种代表性观点。2.关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不能相容”的各种观点。3.认为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有矛盾之处、也有相容之处的观点。关于什么是生产要素,多数人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除了传统经济分析中的三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以外,管理、技术等也应该纳入生产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所谓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对我国1952年~2008年产业结构演进的协整检验与反应弹性值的国际比较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符合国际标准模式的一般规律,但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因素本身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出现产业结构偏差。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在我国的适用,应该考虑时间和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角度考察了韩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并构建了以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变化为基础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韩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韩国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相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而言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更为持续;而到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则更为稳定,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逆向反弹以及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加深,对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韩国逐渐走上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88—1997年和2000—2011年这两个时段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从结构变化的资本集约度角度考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趋向。实证结果表明,1988—1997年时段,经济圈中除广东省外,绝大多数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而2000—2011年时段,不少省市的制造业结构呈劳动密集型化变动特征。而且,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调整在区域上由北向南递减,而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则由南向北递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趋向于劳动密集型化的现象背后,存在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调整的明显趋势。另外,对制造业人均累积资本进行分解后发现,制造业结构变化本身并不是制造业人均累积资本变化的决定性因素;2000年以后三大经济圈制造业人均累积资本的提升差异较大,且劳动力要素在部门间的流动已开始抑制整体制造业人均累积资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软件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通过设定指标和构建模型,对我国软件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印软件业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软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出口能力不足,国际竞争力较低,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以及盈利能力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软件产业创新政策,建立以产业技术政策为核心的产业政策体系,以财税、金融政策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等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经济理论内涵构建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揭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来源,利用变异系数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2011—2018年,中国区域数字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稳步提升;4大板块数字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分布呈非均衡性和渐进演进态势,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除东北部外,全国和其他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且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和东北部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趋同,但收敛速度不同步.  相似文献   
19.
上海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本文对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模型,以上海浦东为基准,对滨海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偏离情况进行测度和比较,对滨海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其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和高级化,由此推进滨海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1997~1999时期的经济低潮、2000年的良性转机、2001年的"一枝独秀"、2002的良好表现、2003年的精彩开局和非典后的劫后重振的经济运行脉络,分析了中国经济机体所独具的抗风险因素和经济运行出现的新特点,以探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在的、规律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