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目的:分析生产半径变化对山区村庄布局调整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论:(1)生产半径是山区村庄布局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生产半径增大,村庄布局选择余地缩小,农户接受意愿降低;(2)年农作天数是影响农户对生产半径敏感度的重要因素,年农作天数越多,年均交通耗时越多,农户对生产半径敏感度越高;(3)在调查山区,适宜单程农作出行时间为8 min,适宜生产半径步行为666 m、人力车为2000 m、机动车为4000 m。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调查法和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和检视农村宅基地问题研究的源起及演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为发现研究空白及探寻新的科学问题提供基础。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研究可划分为综合性研究和专题性研究。其中,综合性研究包括宅基地制度变迁和产权制度两个子领域。专题性研究包括宅基地取得、流转、抵押、退出、置换等五个子领域。目前阶段,研究资源过度集中于宅基地的产权制度和宅基地的流转、退出、置换等领域,宅基地的制度变迁和宅基地的取得、抵押等领域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3.
土地混合利用测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土地混合利用测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探讨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推进土地混合利用从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发展。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按照"内涵辨析—维度依据—方法指标—结果评价"的逻辑进行梳理。研究结果:(1)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混合内涵体系;(2)测度基于数量规模、空间结构、功能关系、多维综合4种维度展开,以数量或结构的单一维度为主,对功能关系探讨不足且缺乏综合视角;(3)香农熵等多样性相关指标是最常用的测度方法,说明目前研究较易忽视土地用途间的结构配置、功能互补等问题;(4)测度结果注重空间评价,信效度等数理分析欠缺。研究结论:未来应尝试探索系统综合的测度体系,可基于现有测度研究强化或推进平面立体综合测度、混合评价研究、时空地理规律及其影响机理探寻等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讨论国土空间语境下发展与安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面对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需求,国土空间规划在范式逻辑、学理逻辑和实施逻辑层面的反思与回应。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演绎归纳法、规范性分析。研究结果:(1)发展和安全的内涵及其关系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工业文明社会和后工业文明社会中两者的矛盾更加突出;(2)国土空间规划对象是一个开放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需加强系统科学等新思维范式的介入;(3)权力边界和能力边界约束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边界在于把控安全底线;(4)在生命优先、底线管控、整体协调和灰度动态的原则框架下,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研究结论:把握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性特征,从范式、学理和实践逻辑层面展开反思,在认知和实践上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改革和优化,是响应国家统筹发展与安全战略的重要路径。本文亦为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的优化提升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虽属于"粮食净输入省",可适度地减少粮食生产任务,但是依然有保护耕地的义务,而且耕地保护数量必须有一条底线.从浙江省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土地生产潜力着手,根据"区域容许耕地转换量模型(MAC)",测算浙江省未来区域保护耕地的数量底线是163.73×104hm2,为地方政府保护耕地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基于"演化—反思—重塑"的基础逻辑诠释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价值认知观。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土地从自然物、生产资料到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土地内涵表面上从一元拓展为多元,土地价值认知本质上从广纳趋向收缩,经济价值成为主导;(2)土地在满足以经济驱动的人类需要的价值标准中成为"财富增长的机器",其自然属性被忽视,商品属性被强化,土地承载压力不断增大,成为影响土地价值量的关键约束;(3)从"人"的利益衡平、"地"的功能协同、"人地"的价值共生三个维度重塑土地价值认知,形成以"人"的认知秩序为基础,"地"的本体完善为核心,"人地"价值统一为旨归的土地价值认知体系。研究结论: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以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单一向度的土地价值认知难以匹配生态文明价值取向,重塑多维系统的土地价值认知,以适应新时代空间治理需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18.
"征地区片价"在浙江的变革:起始及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征地实践中,浙江省创新出一种新的征地补偿标准——“征地区片价”。从起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向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征地区片价在浙江省的变革,并应用微观经济学工具对这项制度进行经济绩效分析,从而拓清这项制度的利弊得失。通过分析发现:征地区片价是浙江省在征地补偿方面的一项制度创新,这项新制度规范了政府的征地行为,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工作透明度,保护了农民利益,节约了土地资源,是对原征地补偿办法的一种制度改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测量领域的数字化建设也是各矿山企业必然的发展趋势.矿山测量是关系到矿山安全的重要工作,是矿山建设与生产的重要环节,是为矿山建设服务、为安全生产提供信息、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基础数据的重要工作.矿山企业一定要认识到矿山测量数字化的重要性,在企业自身评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测量管理体系,对测量人员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更加确保数字化测量技术带动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和利润.本文就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检验生态保护红线是否具有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成效。研究方法:建立基于反事实框架的政策评估逻辑,集成InVEST模型、分组回归和断点回归,评估宁波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成效。研究结果:(1)在空间反事实维度上,无论是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实施前、后,生态系统服务在红线保护区保持稳定,由红线保护区向红线保护区外出现明显的下降“跳跃”效应。(2)在时间反事实维度上,政策实施前,红线保护区生境质量和水源涵养均值比红线保护区外分别高0.060和56.71;政策实施将两者差距分别提升至0.062和62.09,而水土保持在红线保护区内外的差距缩小。(3)基于空间—时间双维反事实逻辑的政策评估部分地证实了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积极成效。(4)宁波生态保护红线的政策成效得益于其特殊的“以山为基”红线格局和对红线管制的时空衔接。研究结论:生态保护红线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具有一定成效,但受区域地表环境和政策管控方式制约,需因地制宜制定管控策略和推进红线保护区内外的管理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