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4篇
财政金融   385篇
工业经济   272篇
计划管理   585篇
经济学   830篇
综合类   246篇
运输经济   37篇
旅游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642篇
农业经济   210篇
经济概况   44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碳排放权交易的推广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预示着能源革命的到来,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化的会计工具,即与碳交易市场密切相关的碳交易核算会计、碳财务预算、碳金融会计、碳税会计、碳绩效审计等。基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现状,碳中和目标还要根据地域性特征加以区别设置,不同地域的碳交易手段实施需要辅以相应的会计工具,以使碳交易结果能够落地,实现碳中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数字普惠金的发展为实现“双碳”背景下绿色农业提供了可行的数字化路径。本文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减排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效应得以实现,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农业碳排放强度起负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大小存在差异。覆盖广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4)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普金融的抑制效应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抑制效应最低。本文丰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碳减排的理论机制和实践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3-2020年中国对外投资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显著降低东道国碳排放量,存在“污染光环”效应,即中国投资是环境友好型投资。中国投资对“一带一路”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更能降低东道国碳排放效应,比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降低东道国碳排放量0.008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来抑制东道国碳排放量,而规模效应未产生显著影响,在稳健性检验下该结论仍然成立。建议宏观上持续深化国际经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绿色效应,微观上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中国企业境外投资。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3-2020年的30个省份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两个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增量与碳排放增速,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数字经济与碳排放强度、边际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呈现区域性特征,在省域层面数字经济对边际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存在基于产业结构优化、人口集聚、城镇化的遮掩效应。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度和研究河北省域各地级市及分区域碳排放全要素效率水平、内在差异与影响因素等发现:一是河北省全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波动上升,年均增长约1.23%,其中,来自技术进步因素影响推动的增长率为0.17%,技术效率影响的增长率为1.06%.二是河北省域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出"两头(边)高、中间低"的总体格局,冀北(毗邻北京)城市高于南部地区,冀东(毗邻天津)城市高于西部地区,冀中地区整体最低.三是冀北区域城市技术效率的改进直接助推了其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冀中地区的技术进步退化导致了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下降,冀南和冀东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则主要来源于该地区技术不断进步的影响.四是无论是基于时间点的测度还是按照年度均值处理,河北省各地级市碳排放生产率都偏低,甚至部分城市显示无效.  相似文献   
16.
17.
杨晓舒 《财会学习》2022,(20):95-97
在绿色发展新理念背景下,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了一种新的发展权。2019年《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出台,对于碳排放权这项资产的初始确认、后续购入与出售以及披露都做了相关规定。本文将在对《暂行规定》的会计处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上市公司作为案例,研究重点排放企业实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与披露。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规范企业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8.
王海飞 《经济地理》2020,40(4):175-183,222
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选择农业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超效率的S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相结合的方法,以县域单元为尺度对2000-2017年安徽省农业效率水平、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传统DEA模型忽视了农业碳排放等非期望产出的负面效应,从而高估农业资源利用的实际状态,基于超效率的SSBM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能较好地识别各评价单元之间的优劣关系。②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效率值呈波动式上升态势,但总体上处于效率中等水平,农业效率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皖南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变化趋势呈现自西向东递增、自北向南U型增长的变化态势,南北差异的增大是安徽省县(市、区)农业效率差异增大的主导因素。③除2010年外,安徽省农业效率呈正相关,空间差异有所缩小,但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弱;安徽农业效率HH集聚县区集中分布于皖南地区,且呈现出向周边县区扩散的态势,LL型县(市、区)则主要分布在皖北地区,且空间分布较为稳定。④研究期内,安徽省农业效率空间正相关的县(区)数量有所增加,表明该时间段内安徽省农业效率空间上进一步集聚,LL型集聚的皖北地区应当是安徽省农业发展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1万年中地球的气温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的消费不断增加,导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臭氧和氯氟羟等温室气体地地球外表面大气层中不断积累.CO2在大气层中的体积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目前的360ppm.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今后如不加控制的继续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地球生态环境适应性调节范围的危险性,目前已有一些证据证明了这种危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化:走好基础设施建设低碳排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寻求基础设施建设的低碳发展路径,对于我国减少能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