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4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邓小平同志在经济特区的酝酿、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重大的理论阐述。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研究这些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海平 《经济论坛》2011,(4):124-126
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奇迹。"深圳奇迹"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论述了五点:先天的区位优势以及"先行先试"的政治优势形成的内外"势差",为深圳"外引内联"的实现创造了条件;FDI和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促成了深圳超常规发展;同时具备"后发优势"和"先行优势"引发了深圳强大的区域学习与追赶效应;深圳等经济特区拥有特殊的制度装置;强大而顽强的特区自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合作"菱形图"基础上,构建了"环境-能力-潜力"三维一体的中部与东部沿海区域合作基础及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和研究中部与东部沿海合作基础、合作潜力、一体化势差及问题。实证研究认为,中部六省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中,沿海地区的主要优势在于较高的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以及长期以来优先开发和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较高的对外开放与经济自由化程度。中部地区的相对优势则在于发展速度和效率以及较好的科教基础、要素资源储量和较大的内需市场容量。在合作基础及竞争力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增强中部和东部沿海区域合作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海平 《海南金融》2009,(5):31-33,50
香港和珠三角因素是深圳金融发展定位最重要的区位优势。同时,此外深圳也具有建立区域性产业创新金融中心的现实优势。但该定位仍然面临着诸如上海、北京、香港等城市的竞争、国家宏观政策与金融规制的制约以及国际规则的冲击等挑战。以中小板块发展成创业板为契机,实现以创新型区域性产业融资为主、从属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区金融中心,既是深圳金融发展的目标定位也是必然的实现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用水存在供需矛盾加剧、水资源过度开发、用水效率低下、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影响着粮食安全。本文以13个粮食主产区为例,构建了包含水、耕地、劳动力、资本等粮食生产要素的粮食生产函数,并对粮食生产中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粮食产量与农业用水量正相关,在其他影响因子不变的情况下,粮食主产区水资源投入每增加1%,粮食产量增加1.96%。受水资源限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将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17.
农业是一个风险性很大的产业。主要的农业风险来源于下列几种情况;(1)生产过程和产量的不稳定;(2)市场供求数量及价格的不规则波动;(3)经营策略后果及资金供应能力的不确定性;(4)技术缺乏及落后的可能性;(5)意外灾害损失的可能性;(6)社会结构、法律规范、交易规则的变异;(7)人为失误、破坏的可能性,等等。这些不确定变化引起农业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理论研究重新审视并界定了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与范畴,提出了农业技术进步的金字塔排序体系;解析了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及其内在机制和技术进步的动力问题;剖析了农业技术进步的双重性及内在关系的处理以及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面临的困境,影响因子和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是我国“廉价劳动力”这一“软肋”的“集大成者”。然而,这样的竞争优势在外深受SA8000的打击和发达工业国家的责难,在内有“民工荒”以及劳工保护等的困扰。本文基于珠三角的现实问题,从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和SA8000的内涵、产生机理以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内在关系入手,探讨如何秉承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来重构珠三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海南经济特区20年的审视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成功的创举之一,海南作为我国五大综合性经济特区中最大的特区,20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目前,海南已初步开拓出一条极具海南特色的特区建设之路。在新形势下,经济特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使命。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岛屿特区”要“重塑特区意识,重振特区精神”探索新的“特区”发展之路。实现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自由特区”“生态特区”“海洋特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