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2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据美国咨询公司预计,未来5年世界阻燃剂需求将持续增长,2011年世界市场将达到22.1亿吨.未来5年世界阻燃剂需求增速将达4.7%/年,市场价值预计达48亿美元(32亿欧元).报告称,阻燃剂需求增加部分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因为它们将采用更严格的易燃性法规,另外塑料消费量也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12.
区块链赋能数字政府 近年来,我国区块链赋能数字政府的探索有序推进.区块链的匿名、去中心化、难以篡改、多方共识等特性对于提升政府行政的可溯性和公信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区块链政务应用也面临应用门槛高、责任主体界定难、分布式共识与行政权威中心化冲突等情况,并引发链级孤岛、链运行规则难控、传统与新型安全风险交织等问题,亟待...  相似文献   
113.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企业创新国际化中的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然成为政界、业界、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量比例较低、趋势波动较大、区域分布不均衡,专利质量呈现下降趋势。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频发,主要体现在诉讼纠纷和贸易壁垒两方面,集中反映了中国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不强、维权资源受限以及维权渠道受阻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企业海外技术创新需构建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企业海外多元扩张应健全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企业海外发展要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4.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字产业化先于产业数字化作用于实体经济,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产业化质量提升。以区域数字产业发展水平为着力点,基于2012—2019年的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测度我国数字产业发展水平和区域比较分析,研究数字产业化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化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其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非均衡性,依城市群呈现出梯队化分布格局;主导行业分布的非均衡性导致东西差距持续,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数字产业化影响区域格局的主要因素;大部分省份数字产业化发展潜力较好,胡焕庸线可能被跨越,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5.
在数字经济体系中,聚焦需求端的数字产业化进程先于聚焦供给端的产业数字化进程,随着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不同的发展起点和运行逻辑使数字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贡献持续增大,区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以2012—2019年为研究期,借助区位熵和描述性统计,通过分析“两化”发展及其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发现,数字产业化开启产业数字化发展,产业数字化倒逼数字产业化转型升级,但“两化”相互独立。2015年以后,“两化”的关系从协调发展逐渐转向不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突破。在数字产业化视角下可将各区域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地区,包括东部、中部和少部分西部地区,另一类是欠发达地区,包括东北和大部分西部地区,两大区域处于数字产业化的不同阶段。产业数字化的空间集聚性和产业集群性与主要城市群叠加,产生范围经济效应,形成城市群中心化分布格局,中西部地区处于劣势地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风险。“两化”以相反的作用力影响着区域发展格局,产业数字化的高占比加大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难度。提高新基建的区域覆盖度、提升欠发达地区数字设施与产业发展的匹配性、加大“两化”的专业化力量和产业链的数字化建...  相似文献   
116.
华亭煤矿250107-1工作面在掘进期间存在构造应力较大、应力集中程度高的现状。根据褶皱区域应力分布特征及冲击地压显现特点,提出了最大水平应力对冲击地压的作用机制,对最大水平应力、采动应力分布规律及其与冲击地压孕育诱发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优化工作面开采方向、巷道掘进方向及布置方式、巷道围岩弱化措施为主的防冲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