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31篇
综合类   10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8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看了《上海会计》1987年第12期汪南琛同志写的“也谈特定订货的决策”一文后,觉得文中在作应否接受特定订货的决策时,忽略了产品销售税金这一重要因素,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从企业角度来看,产品销售税金虽然不属于产品成本开支范畴,但也形成了产生经营产品的实际支出,影响本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企业作应否接受特定订货的决策时,必须把产品销售税金的因素考虑进去。  相似文献   
122.
123.
我国“三资”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政府借鉴国外吸收外商投资具体作法、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在项目审批、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吸收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发展“三资”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1991年6月,我国“三资”企业已发展到34080家,遍及大陆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起飞及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从外部经济出发,用1994和2005年20个制造行业的截面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产业地理集聚的因素。其中发现市场需求、贸易自由度和规模经济效应指数促进了制造业的产业地理集聚,同时也发现,制造企业的初始规模对地理集聚的负向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7.
本文选取10家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1999~2008年间发生的资产重组活动,从资产重组的次数、公告时间、关联交易、模式、动因及绩效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旅游景区类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发生率很高;公司为了实现目标,往往将资产收购、股权转让、资产剥离等多种重组手段相结合,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动因主要包括保壳、降低交易费用、分散行业风险和拓展经营空间四方面;以保壳为动因进行的资产重组,能使公司在重组当年获得短期效应,但不具有长期效应;从公司战略层面进行的资产重组,使公司的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8.
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构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双向互动关系模型,选取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估算各地的环境质量,分区域呈现其动态演变规律和时空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下游地区的污染排放相对较低,中游和上游则相对较高。(2)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互动关系,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而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减少治理成本,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3)各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技术水平、政府干预和污染治理投入等因素对相邻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都存在间接空间效应。最后,在狠抓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及构建统筹全方位的区域合作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9.
张孟  舒晓杰  吴志军 《企业经济》2022,(10):120-131
随着沪深港通交易机制的启动,资本市场开放对我国医药企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基于沪深港通经验证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双重差分法(DID)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医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对医药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净效应,且滞后效应不强;国有性质、两权分离较高的医药企业受到资本市场开放的积极影响更明显。我国应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完善本土医药产业链;政府应鼓励医药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加大对医药企业的补贴与帮扶力度;医药企业应立足沪深港通机制优势,完善融资与信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