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孙早  张振 《财经研究》2005,31(12):54-63,115
文章利用浙江和陕西的经验数据估计了财政分权制度及地方政府优惠政策供给水平对转型期民营企业发展绩效差异的相关贡献.文章的主要发现是,由财政分权制度引发的地方政府激励差异对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绩效差异的贡献并不像已有文献强调的那么显著;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化中,税收和融资政策贡献较为显著.文章的结论进一步揭示,与优惠政策本身相比,尽快从上到下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执行体系,保证兑现政策政府与企业投资之间的交易承诺可能更具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22.
准确判断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客观评价中国各个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尤为重要。本文在统一增长理论的框架下引入收入不平等因素,构建了一个人口数量、不平等和经济增长同时内生的理论模型,并利用CGSS数据构造收入不平等指标,使用中国省际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倒U型曲线将逐渐向左移动,即最优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这一发现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个时期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最优选择。本文的结论具有深刻的政策含义:为了提高经济增长率,需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逐渐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缩小收入不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23.
24.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出于战略考虑曾先后投巨资在陕西建立了一批为数可观的高等院校及各种类型的科研院所,由此奠定了陕西科技大省的地位。自一九七八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科技大省与经济小省的反差日益强烈,成为省内省外关注的焦点。究其根源,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不能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市场竟争力是主要症结,其直接表现为陕西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陕西现有50多所高等院校,近1000个科研院所,每年有1000多项科研成果,但是每年大约只有300件左右就地转化,产生经济效益。更令人忧虑的是:科技优势不能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25.
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按照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产业创 新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对应的社会分工角色的不同,本文在工业分行业层面上将人力资本大致 划分为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并将三类人力资本全部纳入生产率决定 方程,使用中国工业2000-2014 年间35 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来考察三类人力资本对中国工业生 产率的影响。为了克服考察期间工业统计口径变化导致的估计偏差,本文按照相关指标将变量统 一调整到全部工业口径。实证检验发现:①专业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一般人力资本均能 够显著提高中国工业的生产率,并且效果依次增强;②进一步引入三类人力资本与行业异质性变 量的交互项后发现,三类人力资本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传导效应,在国 有产权比重较大、企业规模较大、技术密集度较高的细分行业中,专业人力资本、一般人力资本、 企业家人力资本均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26.
循着杨格“不同产业的发展互为前提”的理论传统,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产业互补关系的理论框架,刻画了企业关联创新均衡的形成机理.本文将发展中经济体的产业体系分为生产资本品的上游产业与生产消费品的下游产业两大类,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各自独立做出创新决策.下游产业中的企业依据内生于人均收入的消费偏好变化提供创新(消费)产品,进而引致了对上游产业创新(装备)资本品的需求.若上下游产业的创新需求是一种公共知识,所有企业均会选择一个高水平创新努力,形成的创新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引入不完全信息后,企业创新预期不确定性(危险)增加,因面临协调困难,企业创新激励减弱,最终会形成一个次优创新均衡.产业政策运作的潜在收益在于,通过为潜在创新者提供相关信息,进而帮助企业克服所面临的协调障碍,尽可能缩小最优的关联创新均衡与分散决策导致的次优关联创新均衡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7.
新技术革命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技术相互融合的范围、深度进一步扩大;通过不同领域技术的融合,形成有别于传统产业的新型高端产业;高端产业间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以区域为中心,以创新为根本的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西方工业化国家为了加快实现发展高端产业的目标,提出了一系列优先发展的新兴技术和先进的制造部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工业研发投资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可以预见,工业再升级战略将从生产技术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两个方面大幅提高西方国家的工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在新一轮的工业升级竞赛中,中国要积极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制定应对战略,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缩小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28.
西部经济的困惑:为数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格局下,为数众多的廉价劳动力是西部地区最具潜力的比较优势。但西部劳动力资源具有“量大—价廉———素质较低”的特点,若提高劳动力素质这一基本前提得不到满足,优势就不能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甚至可能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死负荷”。中央及西部地方政府应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西部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否则一切缩小东西差距的努力都有可能落空。  相似文献   
29.
基于制造业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从规模经济和创新激励等渠道分析了制造业需求变化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机理,并考察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这种影响的调节效应.本文以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所做的经验研究发现:(1)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的提高有助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改善,且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比,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需求程度的提高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2)虽然制造业需求的增加在总体上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这种促进作用并不呈现简单的线性效应,而是表现为一种非线性的门槛效应,即当越过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后,制造业需求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促进作用会有明显跃升,且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所面临的门槛水平要高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0.
家族制与中国私营企业的成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早 《经济问题》1999,(9):29-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