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过去三十年改革,有巨大成绩,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关键是如何面向未来,走好未来的改革之路。未来的改革面临新的对象、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必须走出一条新的改革之路。过去二十年改革的主要对象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未来改革的主要  相似文献   
22.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课题组预测,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有很大可能在"十二五"期间放缓,在"十三五"时期明显下一个台阶,也就是说未来一二十年将很可能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从而将迎来一系列挑战。作为一种趋势性的现象,抱怨和视而不见都不是可取的态度,逆势而上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顺势而为、积极应对方为上策。  相似文献   
23.
百年一遏的国际经济危机一方面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损失,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有些机遇千载难逢,意义重大,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紧紧抓住.  相似文献   
24.
李佐军  ;赵福帅 《英才》2014,(6):101-101
1940年,张培刚老师以庚款留美考试文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师从熊彼特、张伯伦、布莱克等经济学大家。1947年,其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当时世界最具权威的经济学奖——"威尔士奖",成为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获得该奖的中国学者,曾与张老师同获该奖的萨缪尔森后来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这篇论文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25.
在过去三十年改革中,我们主要采取了“渐进改革”、“增量改革”、“体制外改革”、“双轨制改革”、“局部突破改革”、“试点试验改革”、“经济优先改革”等改革策略。事实证明,这些改革策略是有成效的。不过,这些改革策略还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体制扭曲、信号混乱、政治改革滞后、“寻租”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经济发展粗放、内外经济失衡等“后遗症”。随着改革进入新阶段及改革对象和改革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6.
我主要跟大家分享四个方面的观点。一是中国改革进入新时代;二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展;三是三中全会对我们的产业和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四是在这个时代,企业要有什么样的对策。首先开始第一个问题。中国的改革进入新时代,其标志就是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决定的总意向,从我的感想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六句话。第一,改革的决心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27.
李佐军 《时代经贸》2013,(17):36-48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一)区分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 现在有关资源环境方面出现了许多新词,如绿色经济、绿色发展、低碳经济、低碳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发展、生态经济等。其中,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含义最为宽泛,这两个概念之间也有差别:绿色经济的范围稍微窄一点,绿色发展的范围更宽一点,  相似文献   
28.
我国能源价格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未来改革仍任重道远。依然存在着许多难点,制约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如能源各领域改革各成体系、分类推进,缺乏统一规划;当前多数领域缺乏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严重阻碍能源价格改革的顺利推进;能源价格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价格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实。为此建议:根据行业属性的不同,明确能源各领域、各环节价格改革的方向;完善能源协调管理机制,保障能源价格改革的协调推进;加强对能源价格的监管机制建设,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准确把握价格改革推进的时机和方式,降低改革对经济运行及人民生活的冲击。  相似文献   
29.
"科学改革观"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已深入人心.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改革.科学改革依赖于"科学改革观"的树立.  相似文献   
30.
“十一五”时期即将到来,各有关部门和研究单位正在抓紧制定“十一五”规划。从本次开始,原来的“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这无疑是适应体制变化和加入WTO新形势而做出的一个非常关键而重要的改动。计划侧重指令性,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规划则侧重指导性,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名称的变化,将一些不适时宜的内容也改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