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许光伟 《财经研究》2008,34(4):62-7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是实践观指导下的科学的抽象分析法。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不断转化和科学运用,具体化形式是哲学思维分析与数学模型分析的统一,从而构成经济本质分析与经济运行分析统一的基础。具体而言,价值创造及运行对应了微观层面的价值(经济)本质分析和价值(经济)运行分析的统一,价值决定及其运行对应了宏观层面的价值(经济)本质分析和价值(经济)运行分析的统一。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数学模型分析需要更加广义化和应用化,以增强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资本论》文本的一个突出的特质是表达行动内涵。《资本论》中的行动理论在意蕴与模式上和标准的社会学理论相比,特质规定是丰富的阶级实践工作内涵。这种研究具象出"实践态的历史唯物主义"。与之类似但内涵逻辑殊异的是哈贝马斯努力建构的"交往行动的理论"。后者和经济学上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废墟相类似,其带来了哲学上的"科斯问题":试图从行动图型上抹掉"生产关系—交往关系"的构造。这是对行动与理论统一关系的严重背离。在具体理论构建上:哈贝马斯的问题还在于过多强调了交往和其他行为模式的差别,而较少注意它们的结合和统一;与之相反,通过运用"整体范畴",各种行为模式在《资本论》中艺术地结成一体。因此,是否追循"行动如何可能",从而实现阶级、行动、理论科学的实践统一,是马克思和哈贝马斯进行理论生产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3.
许光伟  谌洁 《经济评论》2012,(1):5-15,41
《资本论》作为总体逻辑,是对统一历史对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和运动形式的概括。第三卷作为现象发生学与第一卷和第二卷共生,揭明资本存在的"秘密":1-3篇以价值具体地生长为资本主义价格的过程,说明经济利润的一态系统;4-6篇以"阶级斗争I"的社会生长过程——利润率趋向下降的现实展开机制,说明经济利润的多态系统;以"阶级斗争II"的社会生长过程——利润率趋向下降的深化形式,说明经济利润的虚拟运动系统;终篇以阶级生活图像的定格化过程——"分配假象"及其破除,揭明资产阶级认识论的规定性。研究表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阶级分析是等同的方法论范畴,旨在根除"伪科学"对经济理论建构的影响,终结"庸俗",使科学还原为推动历史生长的革命性力量。  相似文献   
24.
许光伟 《经济纵横》2012,(11):28-36
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理论是资产阶级辩护性经济学的微观构图,运用的方法论技术是解释学,目的是循环论证其物象化的总认识预设。马克思经济学的生产要素理论是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辩证结合,达成的是历史构图。因此,消解生产要素平面分析技术线路的规划是通过批判性与建构性的整合,形成以方法论批判为切口,以认识论批判为接入,以理论、方法论的整体建构为归结和总的出路的实践性进路。具体而言,马克思经济学生产要素理论构图于历史生产和劳动二重性的"认识"连接中,酝酿于劳动的社会本体论的规划中,实践路线是:劳动——生产要素——资本。这是将科学作为历史基层工作者进行实践规划的结果,从而也是构图本身与方法论实践活动合一的认识产物。  相似文献   
25.
《资本论》第2卷是对"阶级科学"的具体实践、对"阶级结构"的具象化。第1篇刻画资本循环运动条件,说明资本结构一次系统的生成过程;第2篇刻画资本周转运动条件,说明资本结构多次系统的生成过程;第3篇以资本结构的活的层级递进运动为基础和依托,刻画并说明社会再生产整体系统的生成过程。实践行程内在化了历史和存在的结合,将其构造为特殊科学和特殊方法。系统发生学的方法论意蕴在于达成对"辩证法主义"、"科学主义"的内在抵制,从根本上拒绝一切非历史的现象主义和解释学的分析进路。  相似文献   
26.
27.
在马克思体系中,劳动价值论客观具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归约为劳动价值论的产业视角和劳动价值论的企业视角.对两个视角进行相互嵌入研究是剖解当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体系内存在的若干理论难题的一个关键.文章以规范性的分析方法实际地理论考察了这一全过程,得出了人力资本和企业家参与价值决定的基本结论.这一推断和分析具有广义内涵,可以引领狭义劳动价值论逐步走向广义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28.
理解科学劳动价值论——分工、交易与劳动创造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经济学的交流、融合以相应的科学价值理论为中介。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在于科学化、体系化和现代化,具有两类总体假设(经验假设和概念假设)作为基础。从这些科学前提出发,运用基本抽象劳动范畴作为理论分析的核心工具,沿分工和交易进路,通过模型建构,可以]绎复杂(性)劳动与简单(性)劳动协同创造价值的全部可能的逻辑形式。从马克思既有方法论的内在涵义看,科学劳动价值论应该作为现代经济学之理论奠基。  相似文献   
29.
现代视角和意义的马克思企业理论应当以既有研究基础上的理论发展及其现代转向为主体内容,这可以一般称为“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现代范式”。就研究前提而言,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范式及结构,规定马克思企业理论在本质上是一个总体性研究过程;就范式涵义而言,马克思企业理论则是一个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完整企业理论体系,既是历史范式又是逻辑范式,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企业理论范式研究的生命力和意义,在于不断使自己获得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科学性以及更好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30.
分工、交易与协同劳动创造价值乃是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一般形式,基于劳动价值论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被作为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主体内容。《资本论》第1、2、3卷分别从历史维度、逻辑形态和具体形式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企业是劳动合约的实体形式,劳动者通过协同在企业中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统领着马克思经济体系的各个范畴,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企业理论依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