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1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对外负债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别在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对外负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框架下构建的理论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对于大国,对外负债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呈现负向或正向的单调关系,也可能呈现倒"U"型的关系;对于小国,对外负债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只存在负向或正向的单调关系。分别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对于发达国家,当对外负债率处于较低水平时,负债率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当对外负债率超过60%时,负债率增加不利于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不管对外负债率处于何种水平,负债率增加都会使经济增长的速度下降。实证分析的结果与理论模型的预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2.
<正>持续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我国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的重要举措。营商环境直接影响到每一个经营主体的成长、创新和发展,影响到所有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增长动力,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特别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产业规模增长空间缩小、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增长有限等多方面约束。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3.
随着农村可转移劳动力减少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上升,中国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引发了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丧失的担忧。然而,成本上升对竞争力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原材料和工资成本上升对综合成本、进而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上升使中国工业品综合成本在2001~2011年平均每年提高7%左右,但生产效率提升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要素成本上升对竞争力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4.
本文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1988、1995、2002和2007年的调查数据,利用混合截面和虚拟面板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和农村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呈现显著差异。农村家庭储蓄率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下降,但城镇家庭储蓄率却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上升而上升。根据理论模型,本文发现城乡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释上述结论。考虑到中国也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同时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我们认为人口老龄化本身不会降低居民储蓄率。  相似文献   
25.
本文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调查数据,课题组针对2015年民生问题进行了全国范围5.1万份电话调查和8省份1.3万份入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与2014年相比基本稳定,城镇地区失业率与2014年持平,农村地区失业率略有上升,转移劳动力回流农村的现象不明显,但也存在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结构性失业压力、部分区域就业压力较大、一些地区国企就业比重被动上升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6.
基于投入产出法,本文从需求角度分别考察了消费、投资、净出口、中间投入和价格等因素对中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影响大小,并与日本、韩国的经验进行比较。中国数据的分解结果表明,价格和居民消费结构是服务业比重上升的最重要因素,中间投入和政府消费是服务业比重下降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较小。日本和韩国的分解结果显示,价格和居民消费结构一直都对服务业比重的上升有重要影响,中间投入和投资的影响则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因此,在"十二五"及中长期内,中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将继续保持当前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27.
综合各项数据来看,中央陆续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以来,国家综合运用了信贷、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以及土地供应等多种政策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与其他的财政、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相比,土地调控具有其独有的特点。本文还着重分析了2003年以来土地政策调控的目标,实际调控效果,土地调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8.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会导致显著的收敛效果,但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有些国家的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而有些国家劳动力迁移反而扩大了地区差距,对这一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矛盾(“迁移谜题”)目前还缺乏很好的解释。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通过引入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性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拥挤效应,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了由于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这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从而为“迁移谜题”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说明劳动力流动并不一定能自动缩小地区差距,因此政府必须采取进一步的积极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9.
美国负债型经济增长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债务问题一直就是关注的焦点。回顾过去几年经济运行的状况可以发现,在"网络泡沫"破灭到"次贷危机"爆发前这段时间内,美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居民、政府以及对外负债也在大幅增加。本文主要揭示美国经济增长与负债增加同时并存的现象,并对负债型经济增长的形成做出相应解释。本文认为,在美国负债型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过程中,美元的国际地位是基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保证,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30.
宏观经济形势及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上半年高涨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剩的资金流动性、创记录的外贸顺差增长等情况,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许多调控政策。综合各项数据来看,宏观调控收到了一定的成效。2003年以来,国家综合运用了信贷、利率、汇率、出口退税率以及土地供应等多种政策手段进行调控,与其他的财政、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相比,土地调控具有其独有的特点。文章还着重分析了2003年以来土地政策调控的目标,实际调控效果,土地调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